土族語的讀音 土族語的意思
土族語 土族語(Monguor language)又稱“蒙古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布在中國青海省東部和甘肅省西部地區,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最集中。使用人口約10萬(1982)。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
- 土
- 族
- 語
“土族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ǔ zú yǔ]
- 漢字注音:
- ㄊㄨˇ ㄗㄨˊ ㄩˇ
- 簡繁字形:
- 土族語
- 是否常用:
- 否
“土族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十三世紀記錄蒙古語的文獻中出現的首輔音h(現代蒙古語已經失落),在土族語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詞的第一音節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詞首復輔音。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較多。辭典解釋
土族語 tǔ zú yǔ ㄊㄨˇ ㄗㄨˊ ㄩˇ 土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主要通行于我國青海省互助七族自治縣、民和、大通、樂都及甘肅省天祝等地區。
網絡解釋
土族語
土族語(Monguor language)又稱“蒙古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布在中國青海省東部和甘肅省西部地區,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最集中。使用人口約10萬(1982)。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
“土族語”的單字解釋
【土】:1.土壤;泥土:黃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國土。領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產。土話。這個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代化的(區別于“洋”):土法。土專家。土洋并舉。5.不合潮流;不開通:土里土氣。土頭土腦。6.未熬制的鴉片:煙土。7.姓。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語】:[yǔ]1.話:語言。2.說:細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5.姓。[yù]均同“語”。
“土族語”的相關詞語
* 土族語的讀音是:tǔ zú yǔ,土族語的意思:土族語 土族語(Monguor language)又稱“蒙古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布在中國青海省東部和甘肅省西部地區,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最集中。使用人口約10萬(1982)。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
基本解釋
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十三世紀記錄蒙古語的文獻中出現的首輔音h(現代蒙古語已經失落),在土族語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詞的第一音節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詞首復輔音。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較多。辭典解釋
土族語 tǔ zú yǔ ㄊㄨˇ ㄗㄨˊ ㄩˇ土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主要通行于我國青海省互助七族自治縣、民和、大通、樂都及甘肅省天祝等地區。
土族語
土族語(Monguor language)又稱“蒙古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布在中國青海省東部和甘肅省西部地區,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最集中。使用人口約10萬(1982)。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土】:1.土壤;泥土:黃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國土。領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產。土話。這個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代化的(區別于“洋”):土法。土專家。土洋并舉。5.不合潮流;不開通:土里土氣。土頭土腦。6.未熬制的鴉片:煙土。7.姓。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語】:[yǔ]1.話:語言。2.說:細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5.姓。[yù]均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