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贍的讀音 周贍的意思
周贍 周濟,接濟。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圣主思念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故使廷尉 評 等,問人間所疾苦,拯恤貧賤,周贍不足。”《新唐書·甄逢傳》:“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貲周贍,以義聞。”(2).充足;完備。《周書·武帝紀下》:“詔曰:‘其鰥寡孤獨,寔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隋書·食貨志》:“於 滄 瀛 幽 青 四州之境,傍海置鹽官以煑鹽,每歲收錢,軍國之費,得以周贍。”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周書》稱‘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書》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闊略,而語實周贍。
- 周
- 贍
“周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shàn]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ㄕㄢˋ
- 簡繁字形:
- 周贍
- 是否常用:
- 否
“周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周濟,接濟。 2.充足;完備。
網絡解釋
周贍
周濟,接濟。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圣主思念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故使廷尉 評 等,問人間所疾苦,拯恤貧賤,周贍不足。”《新唐書·甄逢傳》:“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貲周贍,以義聞。”(2).充足;完備。《周書·武帝紀下》:“詔曰:‘其鰥寡孤獨,寔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隋書·食貨志》:“於 滄 瀛 幽 青 四州之境,傍海置鹽官以煑鹽,每歲收錢,軍國之費,得以周贍。”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周書》稱‘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書》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闊略,而語實周贍。
“周贍”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贍】:1.供給人財物:贍養親屬。2.豐富;充足:詳贍。力不贍(力不足)。
“周贍”的相關詞語
* 周贍的讀音是:zhōu shàn,周贍的意思:周贍 周濟,接濟。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圣主思念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故使廷尉 評 等,問人間所疾苦,拯恤貧賤,周贍不足。”《新唐書·甄逢傳》:“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貲周贍,以義聞。”(2).充足;完備。《周書·武帝紀下》:“詔曰:‘其鰥寡孤獨,寔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隋書·食貨志》:“於 滄 瀛 幽 青 四州之境,傍海置鹽官以煑鹽,每歲收錢,軍國之費,得以周贍。”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周書》稱‘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書》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闊略,而語實周贍。
基本解釋
1.周濟,接濟。 2.充足;完備。周贍
周濟,接濟。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圣主思念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故使廷尉 評 等,問人間所疾苦,拯恤貧賤,周贍不足。”《新唐書·甄逢傳》:“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貲周贍,以義聞。”(2).充足;完備。《周書·武帝紀下》:“詔曰:‘其鰥寡孤獨,寔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隋書·食貨志》:“於 滄 瀛 幽 青 四州之境,傍海置鹽官以煑鹽,每歲收錢,軍國之費,得以周贍。”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周書》稱‘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書》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闊略,而語實周贍。【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贍】:1.供給人財物:贍養親屬。2.豐富;充足:詳贍。力不贍(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