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贍的讀音 通贍的意思
通贍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魏書·房景先傳》:“晝則樵蘇,夜誦經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大抵非精博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 2、指詩文通暢富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七章三:“秦觀雖以詞掩其古文,但其所作,卻通贍可喜,富于風趣。”
- 通
- 贍
“通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shàn]
- 漢字注音:
- ㄊㄨㄥ ㄕㄢˋ
- 簡繁字形:
- 通贍
- 是否常用:
- 否
“通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 2.指詩文通暢富麗。
網絡解釋
通贍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魏書·房景先傳》:“晝則樵蘇,夜誦經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大抵非精博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
2、指詩文通暢富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七章三:“秦觀雖以詞掩其古文,但其所作,卻通贍可喜,富于風趣。”
“通贍”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贍】:1.供給人財物:贍養親屬。2.豐富;充足:詳贍。力不贍(力不足)。
“通贍”的相關詞語
* 通贍的讀音是:tōng shàn,通贍的意思:通贍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魏書·房景先傳》:“晝則樵蘇,夜誦經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大抵非精博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 2、指詩文通暢富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七章三:“秦觀雖以詞掩其古文,但其所作,卻通贍可喜,富于風趣。”
基本解釋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 2.指詩文通暢富麗。通贍
1、謂學識通達而豐富。《魏書·房景先傳》:“晝則樵蘇,夜誦經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大抵非精博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2、指詩文通暢富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七章三:“秦觀雖以詞掩其古文,但其所作,卻通贍可喜,富于風趣。”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贍】:1.供給人財物:贍養親屬。2.豐富;充足:詳贍。力不贍(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