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吳市的讀音 吹簫吳市的意思
吹簫吳市 說的是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后人多用來比喻行乞街頭過艱苦的流亡生活。
- 吹
- 簫
- 吳
- 市
“吹簫吳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uī xiāo wú shì]
- 漢字注音:
- ㄔㄨㄟ ㄒㄧㄠ ㄨˊ ㄕˋ
- 簡繁字形:
- 吹簫吳市
- 是否常用:
- 否
“吹簫吳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乞食。 辭典解釋
吹簫吳市 chuī xiāo wú shì ㄔㄨㄟ ㄒㄧㄠ ㄨˊ ㄕˋ 比喻乞食。參見「吹簫」條。
唐.虞世南〈結客少年場行〉:「吹簫入吳市,擊筑游燕肆。」
近義詞
沿門托缽
網絡解釋
吹簫吳市
說的是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后人多用來比喻行乞街頭過艱苦的流亡生活。
“吹簫吳市”的單字解釋
【吹】:1.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吹燈。吹一口氣。2.吹氣演奏:吹笛子。3.(風、氣流等)流動;沖擊:風吹雨打。吹風機。4.說大話;夸口:先別吹,做出成績來再說。他胡吹一通,你還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這個月的計劃又吹了。
【簫】:也叫洞簫。管樂器。竹制,單管直吹,上有吹孔及六個音孔,發音清幽。常用于獨奏及合奏。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
“吹簫吳市”的相關詞語
* 吹簫吳市的讀音是:chuī xiāo wú shì,吹簫吳市的意思:吹簫吳市 說的是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后人多用來比喻行乞街頭過艱苦的流亡生活。
基本解釋
謂乞食。辭典解釋
吹簫吳市 chuī xiāo wú shì ㄔㄨㄟ ㄒㄧㄠ ㄨˊ ㄕˋ比喻乞食。參見「吹簫」條。
唐.虞世南〈結客少年場行〉:「吹簫入吳市,擊筑游燕肆。」
近義詞
沿門托缽吹簫吳市
說的是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后人多用來比喻行乞街頭過艱苦的流亡生活。【吹】:1.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吹燈。吹一口氣。2.吹氣演奏:吹笛子。3.(風、氣流等)流動;沖擊:風吹雨打。吹風機。4.說大話;夸口:先別吹,做出成績來再說。他胡吹一通,你還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這個月的計劃又吹了。
【簫】:也叫洞簫。管樂器。竹制,單管直吹,上有吹孔及六個音孔,發音清幽。常用于獨奏及合奏。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