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泣的讀音 號泣的意思
號泣 號泣,拼音是hào qì,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號啕大哭的意思。出自《書·大禹謨》。
- 號
- 泣
“號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ào qì]
- 漢字注音:
- ㄏㄠˋ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號泣
- 是否常用:
- 否
“號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號咷大哭。 辭典解釋
號泣 háo qì ㄏㄠˊ ㄑㄧˋ 大聲哭泣。
《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舍百官而去。』眾皆號泣相隨。」
近義詞
悲啼,號哭
網絡解釋
號泣
號泣,拼音是hào qì,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號啕大哭的意思。出自《書·大禹謨》。
“號泣”的單字解釋
【號】:[hào]1.名稱:國號。年號。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別號,后來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孔明是諸葛亮的號。3.商店:商號。銀號。分號。寶號。4.標志;信號:記號。問號。加減號。暗號兒。擊掌為號。5.排定的次第:掛號。編號。6.表示等級:大號。中號。小號。五號字。7.種;類:這號人甭理他。這號生意不能做。8.(號兒)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彩號。9.表示次序(多放在數字后)。a)一般的:第三號簡報。門牌二號。b)特指一個月里的日子:五月一號是國際勞動節。10.姓。11.號令:發號施令。12.號筒。13.軍隊或樂隊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號吹出的表示一定意義的聲音:起床號。集合號。沖鋒號。[háo]1.拖長聲音大聲叫喚:呼號。號叫。北風怒號。2.大聲哭:哀號。
【泣】:1.小聲哭:暗泣。哭泣。泣不成聲。2.眼淚:飲泣。泣下如雨。
“號泣”的近義詞
“號泣”的相關成語
“號泣”的相關詞語
“號泣”造句
一時人民失業,號泣之聲載道,鄉井流離顛沛之慘非常,背夫棄子,失父離妻,老稚填于溝壑,骸骨白于荒野。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成都民眾成千上萬,號泣呼怨,一撥撥涌入總督府大門,要求釋放被捕諸人。
史料載徐潮于河南巡撫任滿奉調離轅之日,百姓沿路“號泣攀車臥轍者數百里不絕”。
他具冠幘(整好衣冠)拜伏號泣,請求隨行,卻不為金人所許,最終憂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時被金人所擄,卻是堅貞不屈。
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
他母親“日號泣于九天使者之祠”,要個說法。
所以,在海瑞升調、辭職時,百姓常常“號泣載途”,很多百姓還在家中供著海瑞的畫像。
遙想舜帝當年,面對父之惡,他常常向上天號泣,向父親號泣,克己自責,不責于人。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 號泣的讀音是:hào qì,號泣的意思:號泣 號泣,拼音是hào qì,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號啕大哭的意思。出自《書·大禹謨》。
基本解釋
1.號咷大哭。辭典解釋
號泣 háo qì ㄏㄠˊ ㄑㄧˋ大聲哭泣。
《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舍百官而去。』眾皆號泣相隨。」
近義詞
悲啼,號哭號泣
號泣,拼音是hào qì,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號啕大哭的意思。出自《書·大禹謨》。【號】:[hào]1.名稱:國號。年號。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別號,后來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孔明是諸葛亮的號。3.商店:商號。銀號。分號。寶號。4.標志;信號:記號。問號。加減號。暗號兒。擊掌為號。5.排定的次第:掛號。編號。6.表示等級:大號。中號。小號。五號字。7.種;類:這號人甭理他。這號生意不能做。8.(號兒)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彩號。9.表示次序(多放在數字后)。a)一般的:第三號簡報。門牌二號。b)特指一個月里的日子:五月一號是國際勞動節。10.姓。11.號令:發號施令。12.號筒。13.軍隊或樂隊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號吹出的表示一定意義的聲音:起床號。集合號。沖鋒號。[háo]1.拖長聲音大聲叫喚:呼號。號叫。北風怒號。2.大聲哭:哀號。
【泣】:1.小聲哭:暗泣。哭泣。泣不成聲。2.眼淚:飲泣。泣下如雨。
一時人民失業,號泣之聲載道,鄉井流離顛沛之慘非常,背夫棄子,失父離妻,老稚填于溝壑,骸骨白于荒野。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成都民眾成千上萬,號泣呼怨,一撥撥涌入總督府大門,要求釋放被捕諸人。
史料載徐潮于河南巡撫任滿奉調離轅之日,百姓沿路“號泣攀車臥轍者數百里不絕”。
他具冠幘(整好衣冠)拜伏號泣,請求隨行,卻不為金人所許,最終憂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時被金人所擄,卻是堅貞不屈。
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
他母親“日號泣于九天使者之祠”,要個說法。
所以,在海瑞升調、辭職時,百姓常常“號泣載途”,很多百姓還在家中供著海瑞的畫像。
遙想舜帝當年,面對父之惡,他常常向上天號泣,向父親號泣,克己自責,不責于人。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