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娘的讀音 可喜娘的意思
可喜娘 [出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 元 孔文升 《折桂令·贈千金奴》曲:“一箇可喜娘身材兒是小。” 明 朱權 《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熱的姐姐。”
- 可
- 喜
- 娘
“可喜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ě xǐ niáng]
- 漢字注音:
- ㄎㄜˇ ㄒㄧˇ ㄋ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可喜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可愛的姑娘。辭典解釋
可喜娘 kě xǐ niáng ㄎㄜˇ ㄒㄧˇ ㄋㄧㄤˊ 討人喜愛的女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
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一折》:「象板敲,皓齒歌,細腰舞,琉璃鐘,琥珀醲,呀!簇捧定可喜娘風流萬種。」
網絡解釋
可喜娘
[出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
元 孔文升 《折桂令·贈千金奴》曲:“一箇可喜娘身材兒是小。”
明 朱權 《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熱的姐姐。”
“可喜娘”的單字解釋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娘】:1.稱母親。2.對長一輩或年長已婚婦女的尊稱:大娘。3.年輕婦女:新娘。
“可喜娘”的相關詞語
* 可喜娘的讀音是:kě xǐ niáng,可喜娘的意思:可喜娘 [出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 元 孔文升 《折桂令·贈千金奴》曲:“一箇可喜娘身材兒是小。” 明 朱權 《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熱的姐姐。”
基本解釋
可愛的姑娘。辭典解釋
可喜娘 kě xǐ niáng ㄎㄜˇ ㄒㄧˇ ㄋㄧㄤˊ討人喜愛的女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
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一折》:「象板敲,皓齒歌,細腰舞,琉璃鐘,琥珀醲,呀!簇捧定可喜娘風流萬種。」
可喜娘
[出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元 孔文升 《折桂令·贈千金奴》曲:“一箇可喜娘身材兒是小。”
明 朱權 《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熱的姐姐。”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娘】:1.稱母親。2.對長一輩或年長已婚婦女的尊稱:大娘。3.年輕婦女: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