劌怎么讀 劌的意思
“劌”字共有1個讀音:
[guì]

漢字 | 劌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ㄨㄟ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3 |
異體字 | 劌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劌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8C |
其它編碼 | 五筆:hdgj 倉頡:yhln 鄭碼:iikk 四角:22200 |
筆順編碼 | 212113123353422 |
筆順筆畫 | 丨一丨一一ノ一丨ノノフノ丶丨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 豎 橫 橫 撇 橫 豎 撇 撇 斜鉤 撇 點 豎 豎鉤 |
劌字的意思
同“劌”。
劌字的基本解釋
● 劌
guì ㄍㄨㄟˋ
刺傷;割傷。《老子》:“廉而不劌。”《廣韻?祭韻》:“劌,傷也;割也。” 同“會”。會合。《太玄?玄告》:“天地相對,日月相劌。” 同“昧”。暗昧。《韓非子?難言》:“?微説約,徑省而不飾,則見以為劌而不辯。”
英語 to cut, injure, stab, stick on
德語 schneiden, kürzen
法語 couper,blesser
劌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劌
劌 guì
〈動〉
(1) (形聲。從刀,歲聲。本義:刺傷,劃傷)
(2) 同本義 [stab]。如:劌目(刺眼,觸目)
(3) 割開,切口 [cut off]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老子》
(4) 通“會”( huì)。聚合,匯合 [meet;get together]
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太玄·玄告》
劌字的辭典解釋
劌ㄍㄨㄟˋguì 動
傷、割。《禮記·聘義》:「廉而不劌,義也。」元·虞集〈悅生堂記〉:「內劌其心,外伐其形。」
康熙字典解釋
劌【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居衞切《集韻》《韻會》姑衞切,??音蹶。《說文》利傷也。從刀,歲聲。《廣韻》割也。《禮·聘義》君子比德于玉,廉而不劌,義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魯曹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劌【卷四】【刀部】
利傷也。從刀歲聲。居衛切
說文解字注
(劌)利傷也。聘義。廉而不劌。義也。注云。劌、傷也。按玉部作廉而不忮。毛公曰。忮、害也。是其義同也。利傷者、以芒刃傷物。從刀。歲聲。居衞切。十五部。
劌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