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刀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有:到、前、利、制、則、別、列、劉、刻、劃、剛、副、創、刺、判、劍、刑、劇、刊、剩、割、劑、削、刷、剝、剎、刮、剿、剖、刪、剌、剔、剃、剽、刨、刈、剮、刖、刎、劊、剁、剜、剡、刳、劓、剄、剴、劌、劂、劁、剞、劐、刂、??、??、??、??、刋、刌、刉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到 | dào | 1.達于某一點;到達;達到:到期。遲到。火車到站了。從星期三到星期五。2.往:到郊外去。到群眾中去。3.用作動詞的補語,表示動作有結果:看到。辦得到。說到一定要做到。想不到你來了。4.周到:想得很到。有不到的地方請原諒。5.姓。 |
前 | qián | 1.方位詞。在正面的(指空間,跟“后”相對):前門。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縮不前。3.方位詞。次序靠近頭里的(跟“后”相對):前排。他的成績在班里總是前三名。4.方位詞。過去的;較早的(指時間,跟“后”相對):前天。從前。前幾年。前功盡棄。前所未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5.方位詞。從前的(指現在改變了名稱的機構等):前政務院。6.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前:前科學(科學產生之前)。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之前)。7.方位詞。未來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線;前方:支前。9.姓。 |
利 | lì | 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
制 | zhì | 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
則 | zé | 1.規范;榜樣:以身作則。2.規則:細則。3.效法:則先烈之言行。4.連詞。1.表示承接關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表示轉折關系:欲速則不達。5.是;乃是:此則余之過也。6.與“作”義相近,宋、元、明小說戲曲里常用:則甚(作什么)。不則聲。7.量詞。用于成文的條數:試題三則。新聞兩則。 |
別 | bié|biè | [bié]1.分離:告別。臨別紀念。久別重逢。別了,我的母校。2.另外:別人。別稱。別有用心。3.轉動;轉變:她把頭別了過去。這個人的脾氣一時別不過來。4.姓。5.區分;區別:辨別。鑒別。分門別類。6.差別:天淵之別。7.類別:性別。職別。派別。級別。8.用別針等把另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紙、布等物體上:把兩張發票別在一起。胸前別著一朵紅花。9.插住;用東西卡住:皮帶上別著一支槍。把門別上。10.用腿使絆把對方摔倒。11.兩輛車朝同一方向行駛時,一輛車強行駛入另一輛車的車道,使不能正常行進:別車。12.表示禁止或勸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別冒冒失失的。你別走了,在這兒住兩天吧。別一個人說了算。13.表示揣測,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測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約定的時間都過了,別是他不來了吧?[biè]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多用于“別不過”):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別不過他。 |
列 | liè | 1.排列:羅列。列隊。按清單上列的一項一項地清點。2.安排到某類事物之中:列入議程。把發展教育事業列為重要任務之一。3.行列:出列。前列。4.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5.類:不在此列。6.各;眾:列國。列位觀眾。7.姓。 |
劉 | liú | 姓。 |
刻 | kè | 1.雕刻:刻圖章。2.計算時間的單位。用鐘表計時,十五分鐘為一刻。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3.時間: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
劃 | huá|huà | [huá]1.撥水前進:劃船。劃槳。2.合算:劃得來。劃不來。劃得著。劃不著。3.用尖銳的東西把別的東西分開或在表面上刻過去、擦過去:劃玻璃。劃根火柴。手上劃了一個口子。[huà]1.計劃:籌劃。策劃。2.同“畫2”。[huai]見“?劃”。 |
剛 | gāng | 1.硬;堅強(跟“柔”相對):剛強。剛直。他的性情太剛。2.姓。3.恰好:不大不小,剛合適。4.表示勉強達到某種程度;僅僅:清早出發的時候天還很黑,剛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動或情況發生在不久以前:他剛從上海回來。那時弟弟剛學會走路。6.用在復句里,后面用“就”字呼應,表示兩件事緊接:剛過立春,天氣就異乎尋常地熱了起來。 |
副 | fù|pì | [fù]1.第二位的,輔助的,區別于“正”、“主”:副職。副手。副官。副使。2.附帶的,次要的:副業。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產品。副作用。3.相配,相稱(chèn):名實相副。其實難副。4.量詞(a.一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裝”;b.指態度,如“一副笑臉”)。[pì]剖開,裂開:“不坼不副”。 |
創 | chuàng|chuāng | [chuàng]開始(做);(初次)做:創辦。首創。創下規矩。創新記錄。[chuāng]1.創傷:創口。創巨痛深。2.使受損傷:重創敵軍。 |
刺 | cì|cī | [cì]1.用針或有尖的東西穿入:針刺。刺繡。2.尖銳像針的東西:魚刺。扎了個刺。3.用劍刺。泛指殺傷或暗殺:刺殺。刺客。4.使某些感覺器官反應強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話揭露人的短處:譏刺。6.偵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擬聲詞。快速摩擦或火線燃燒發出的聲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
判 | pàn | 1.分開;分辨:判別。判斷。判明。2.明顯(有區別):新舊社會判然不同。前后判若兩人。3.評定:裁判。評判。判卷子。4.判決:審判。判案。公判。判了徒刑。 |
劍 | jiàn | 1.古代兵器,長條形,一端尖,兩邊有刃,安有短柄。現在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是細長的鋼條,無刃,頂端為一小圓球。2.(Jiàn)姓。 |
刑 | xíng | 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
劇 | jù | 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 |
刊 | kān | 1.削除;改正:刊謬補缺。刊誤。2.刻:刊石。刊版。3.排版印刷:刊行。創刊。4.出版物。多指期刊。也指報上定期出的有專門內容的一版:叢刊。月刊。副刊。 |
剩 | shèng | 1.剩余:剩飯。剩貨。大家都走了,只剩下他一個人。2.姓。 |
割 | gē | 1.截斷;放棄:割草。割愛。2.古指宰殺:割羊。割雞焉用牛刀。 |
劑 | jì | 1.調和;調(tiáo)配:調劑。2.配制的藥物:針劑。沖劑。麻醉劑。3.指某些起化學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質:殺蟲劑。冷凍劑。4.劑子:面劑兒。做劑兒。5.用于若干味藥配合起來的湯藥:一劑藥。也說服(fù)。 |
削 | xiāo|xuē | [xuē]義同“削(xiāo)”。專用于復合詞:削減。剝削。[xiāo]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或一截:削果皮。把壞的一截削掉。 |
刷 | shuā|shuà | [shuā]1.(刷兒)刷子:牙刷。板刷。2.用刷子清除或涂抹:刷牙。刷鞋。刷鍋。用石灰漿刷墻。3.比喻除名;淘汰:他不守勞動紀律,讓廠里給刷了。今年高考他被刷了下來。4.形容迅速擦過去的聲音:風刮得樹葉子刷刷地響。刷刷地下起雨來了。[shuà]挑揀:打這堆梨里頭刷出幾個好的給奶奶送去。 |
剝 | bāo|bō | [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殼:剝花生。剝皮。[bō]義同“剝”(bāo),專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剝奪,生吞活剝。 |
剎 | chà|shā | [shā]止住(車、機器等):把車剎住。剎住不正之風。[chà]佛教的寺廟:古剎。[剎多羅之省,梵k?etra] |
刮 | guā | 1.用刀等貼著物體的表面移動,把物體表面上的某些東西去掉或取下來:刮胡子。刮鍋。刮下一層皮。2.在物體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類稠東西):刮糨子。3.搜刮(財物)。4.(風)吹:又刮起風來了! |
剿 | jiǎo|chāo | [jiǎo]討伐;用武力消滅:剿匪。[chāo]抄取;抄襲(文字、言論等)。 |
剖 | pōu | 1.破開:解剖。剖視。2.分辨;分析:剖析。剖白。 |
刪 | shān | 去掉文辭中的某些字句:刪改。這一句可以刪去。 |
剌 | là|lá | [là]違背常情、事理:乖剌。剌謬。剌戾。[lá]同“拉”。 |
剔 | tī | 1.從骨頭上把肉刮下來:把骨頭剔得干干凈凈。2.從縫隙里往外挑(tiǎo):剔牙縫兒。剔指甲。3.剔除:挑剔。把爛了的果子剔出去。4.漢字的筆畫,即挑(tiǎo) |
剃 | tì | 用特制的刀子刮去(頭發、胡須等):剃刀。剃光頭。剃胡子。 |
剽 | piāo | 1.搶劫;掠奪:剽掠。2.動作敏捷:剽悍。 |
刨 | páo|bào | [páo]1.使用鎬、鋤頭等向下向里用力:刨土。刨坑。刨白薯。2.刨除:十五天刨去五天,只剩下十天了。[bào]1.刨子或刨床:刨刃兒。牛頭刨。平刨。槽刨。2.用刨子或刨床刮平木料或鋼材等:刨木頭。這張桌面沒有刨平。 |
刈 | yì | 割(草或谷類):刈麥。刈草。 |
剮 | guǎ | 1.割肉離骨,指封建時代的凌遲刑:千刀萬剮。2.尖銳的東西劃破:手上剮了一個口子。 |
刖 | yuè | 古代一種砍掉腳的酷刑。 |
刎 | wěn | 用刀割脖子:自刎。 |
劊 | guì | 砍;斬。 |
剁 | duò | 用刀向下砍:剁排骨。餃子餡兒剁得很細。他把柳條剁成了三段。 |
剜 | wān | (用刀子等)挖:剜野菜。 |
剡 | yǎn|shàn | [yǎn]1.削尖:剡木為楫。2.銳利。[shàn]剡溪,水名,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浙江。 |
刳 | kū | 剖開后再挖空:刳木為舟。 |
劓 | yì | 古代一種割掉鼻子的酷刑。 |
剄 | jǐng | 用刀割脖子:自剄。 |
剴 | kǎi | 1.跟事理完全相合:剴詳明。2.切實:剴教導。 |
劌 | guì | 刺傷;割。 |
劂 | jué | 見〔剞劂〕 |
劁 | qiāo | 閹割(豬):劁豬。 |
剞 | jī | 〔剞劂〕a.雕刻用的曲刀;b.雕版,刻書。 |
劐 | huō | 1.用刀剪等劃開。2.用耕具劃開土壤。3.同“耠”。 |
刂 | dāo | 同“刀”,用作部首。也稱“立刀旁”,簡稱“立刀”。 |
?? | ||
?? | ||
?? | èr | |
?? | diāo | |
刋 | qiàn | 切。 |
刌 | cǔn | 分割;截斷。 |
刉 | jī | 1.刺殺:“刉一牝羊,獻血。”2.斷切;割。3.用瓦石磨礪鈍刀。4.用血涂門。 |
* 網站為您提供立刀旁的漢字有哪些,立刀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