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陰的讀音 分陰的意思
分陰 分陰是指極短的時間。出自《晉書·陶侃傳》。
- 分
- 陰
“分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 yīn]
- 漢字注音:
- ㄈㄣ ㄧㄣ
- 簡繁字形:
- 分陰
- 是否常用:
- 否
“分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日影移動一分的時間。指極短的時間:惜~。辭典解釋
分陰 fēn yīn ㄈㄣ ㄧㄣ 比喻極短的時刻。
《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網絡解釋
分陰
分陰是指極短的時間。出自《晉書·陶侃傳》。
“分陰”的單字解釋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陰】:1.月亮:太陰。2.天空有云不見陽光或星、月:陰天。3.暗。4.陽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背陰。5.不露出來的;凹進的。與“陽”相對:陰溝。陰文。6.不光明的;詭詐的:陰謀。陰險。7.跟死人或鬼神有關的:陰間。8.中國古代哲學概念。與“陽”相對。9.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華陰(地名,在華山之北)。江陰(地名,在長江之南)。10.帶負電的:陰極。陰離子。11.?生殖器。有時特指女性的生殖器。
“分陰”的相關成語
“分陰”的相關詞語
“分陰”造句
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能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這個夜晚,月光灑在這光怪陸離的山谷間,平添了幾分陰森恐怖。這是一座枯寂的山峰,沒有日本富士上那樣的柔媚,它奇崛突起,高高的山峰像一把犀利的寶劍,直插云霄。
多栽一棵樹,多一分綠色,少一分陰霾,少一分污染。植樹節,讓我們共同栽下綠色的小樹,對晴朗招手,對陽光微笑,將霧霾趕跑,將環境保護好。
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從周圍方言的入聲都分陰陽兩類的情況來看,浦城的入聲調應當是陰入和陽入合并的結果。
“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后。
說這話的時候,李洪海早已回到了他的“惜分陰齋”。
盤古渾淪,氣萌太樸,分陰分陽,為清為濁。
晚上的天夜森林更顯幾分陰森,不過對于已經在這里轉了幾天的龍凡而言已經習已為常。
大禹圣人,乃惜寸陰,我輩當惜分陰。
* 分陰的讀音是:fēn yīn,分陰的意思:分陰 分陰是指極短的時間。出自《晉書·陶侃傳》。
基本解釋
日影移動一分的時間。指極短的時間:惜~。辭典解釋
分陰 fēn yīn ㄈㄣ ㄧㄣ比喻極短的時刻。
《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分陰
分陰是指極短的時間。出自《晉書·陶侃傳》。【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陰】:1.月亮:太陰。2.天空有云不見陽光或星、月:陰天。3.暗。4.陽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背陰。5.不露出來的;凹進的。與“陽”相對:陰溝。陰文。6.不光明的;詭詐的:陰謀。陰險。7.跟死人或鬼神有關的:陰間。8.中國古代哲學概念。與“陽”相對。9.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華陰(地名,在華山之北)。江陰(地名,在長江之南)。10.帶負電的:陰極。陰離子。11.?生殖器。有時特指女性的生殖器。
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能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這個夜晚,月光灑在這光怪陸離的山谷間,平添了幾分陰森恐怖。這是一座枯寂的山峰,沒有日本富士上那樣的柔媚,它奇崛突起,高高的山峰像一把犀利的寶劍,直插云霄。
多栽一棵樹,多一分綠色,少一分陰霾,少一分污染。植樹節,讓我們共同栽下綠色的小樹,對晴朗招手,對陽光微笑,將霧霾趕跑,將環境保護好。
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從周圍方言的入聲都分陰陽兩類的情況來看,浦城的入聲調應當是陰入和陽入合并的結果。
“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后。
說這話的時候,李洪海早已回到了他的“惜分陰齋”。
盤古渾淪,氣萌太樸,分陰分陽,為清為濁。
晚上的天夜森林更顯幾分陰森,不過對于已經在這里轉了幾天的龍凡而言已經習已為常。
大禹圣人,乃惜寸陰,我輩當惜分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