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的讀音 分司的意思
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行任務者,稱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實權外,其他分司多用以優待退閑之官,并無實權。又清制,“鹽運使”下設“分司”,屬運同、運副或運判管領。
- 分
- 司
“分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 sī]
- 漢字注音:
- ㄈㄣ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分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員在陪都(洛陽)任職者,稱為分司。 3.明清于鹽運司下設分司,為管理鹽務的官員。 辭典解釋
分司 fēn sī ㄈㄣ ㄙ 職官名。唐時分設在東都洛陽的中央官員。如在東都掌理東都臺的御史臺侍御史,稱為「分司御史」。
分別司理其事。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紀咸成,然后沿才受職,揆務分司。」
網絡解釋
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行任務者,稱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實權外,其他分司多用以優待退閑之官,并無實權。又清制,“鹽運使”下設“分司”,屬運同、運副或運判管領。
“分司”的單字解釋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分司”的相關詞語
* 分司的讀音是:fēn sī,分司的意思: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行任務者,稱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實權外,其他分司多用以優待退閑之官,并無實權。又清制,“鹽運使”下設“分司”,屬運同、運副或運判管領。
基本解釋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員在陪都(洛陽)任職者,稱為分司。 3.明清于鹽運司下設分司,為管理鹽務的官員。辭典解釋
分司 fēn sī ㄈㄣ ㄙ職官名。唐時分設在東都洛陽的中央官員。如在東都掌理東都臺的御史臺侍御史,稱為「分司御史」。
分別司理其事。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紀咸成,然后沿才受職,揆務分司。」
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行任務者,稱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實權外,其他分司多用以優待退閑之官,并無實權。又清制,“鹽運使”下設“分司”,屬運同、運副或運判管領。【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