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還的讀音 依還的意思
依還 依還(yī hái) 依舊。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四折:“父母雙亡,遺下幾個使數和那宅舍莊田,依還的享用富貴不盡。” 沙汀 《丁跛公》:“于是在衙門口讀了幾張告示,他又依還轉到半邊茶鋪去。”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依還的甥舅禮,兩國長存。”
- 依
- 還
“依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hái]
- 漢字注音:
- ㄧ ㄏㄞˊ
- 簡繁字形:
- 依還
- 是否常用:
- 否
“依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依舊。 辭典解釋
依還 yī huán ㄧ ㄏㄨㄢˊ 依舊、仍舊。
宋.吳文英〈滿江紅.結束蕭仙〉詞:「結束蕭仙,嘯梁鬼、依還未滅。」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只除這紫綬金章,可不的依還是赤手空拳。」
網絡解釋
依還
依還(yī hái)
依舊。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四折:“父母雙亡,遺下幾個使數和那宅舍莊田,依還的享用富貴不盡。” 沙汀 《丁跛公》:“于是在衙門口讀了幾張告示,他又依還轉到半邊茶鋪去。”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依還的甥舅禮,兩國長存。”
“依還”的單字解釋
【依】:1.依靠:唇齒相依。2.依從;答應:你只要答應一個條件,我就依你。3.介詞。按照:依次前進。4.古又同“扆(yǐ)”。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依還”的相關詞語
* 依還的讀音是:yī hái,依還的意思:依還 依還(yī hái) 依舊。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四折:“父母雙亡,遺下幾個使數和那宅舍莊田,依還的享用富貴不盡。” 沙汀 《丁跛公》:“于是在衙門口讀了幾張告示,他又依還轉到半邊茶鋪去。”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依還的甥舅禮,兩國長存。”
基本解釋
依舊。辭典解釋
依還 yī huán ㄧ ㄏㄨㄢˊ依舊、仍舊。
宋.吳文英〈滿江紅.結束蕭仙〉詞:「結束蕭仙,嘯梁鬼、依還未滅。」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只除這紫綬金章,可不的依還是赤手空拳。」
依還
依還(yī hái)依舊。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四折:“父母雙亡,遺下幾個使數和那宅舍莊田,依還的享用富貴不盡。” 沙汀 《丁跛公》:“于是在衙門口讀了幾張告示,他又依還轉到半邊茶鋪去。”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依還的甥舅禮,兩國長存。”
【依】:1.依靠:唇齒相依。2.依從;答應:你只要答應一個條件,我就依你。3.介詞。按照:依次前進。4.古又同“扆(yǐ)”。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