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的讀音 佛印的意思
佛印 (北宋僧人)佛印有三意。 (一)佛之印契。(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紙上,稱為佛印。佛印禪師是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兩寺的主持。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紙片上,分贈參拜者,或印于祈禱文及納經帳上。又古寫之佛名經,于佛名下均加佛印。(三)(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 佛
- 印
“佛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ó yìn]
- 漢字注音:
- ㄈㄛˊ ㄧㄣ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佛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佛教禪宗認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變,猶如印契,故名之為"佛心印",省稱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覺老,與蘇軾﹑黃庭堅相友善,能詩。哲宗元符元年圓寂。 辭典解釋
佛印 fó yìn ㄈㄛˊ ㄧㄣˋ 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號。(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覺老,住云居四十余年。與蘇軾友善,軾謫黃州,佛印住廬山,常相往來。
網絡解釋
佛印 (北宋僧人)
佛印有三意。 (一)佛之印契。(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紙上,稱為佛印。佛印禪師是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兩寺的主持。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紙片上,分贈參拜者,或印于祈禱文及納經帳上。又古寫之佛名經,于佛名下均加佛印。(三)(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佛印”的單字解釋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印】:1.圖章,戳記:印章。印璽。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2.痕跡:手印。指印。印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印印錢”)。3.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發(fā)。4.彼此符合:印證。心心相印。5.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6.姓。
“佛印”的相關詞語
* 佛印的讀音是:fó yìn,佛印的意思:佛印 (北宋僧人)佛印有三意。 (一)佛之印契。(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紙上,稱為佛印。佛印禪師是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兩寺的主持。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紙片上,分贈參拜者,或印于祈禱文及納經帳上。又古寫之佛名經,于佛名下均加佛印。(三)(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基本解釋
1.佛教禪宗認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變,猶如印契,故名之為"佛心印",省稱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覺老,與蘇軾﹑黃庭堅相友善,能詩。哲宗元符元年圓寂。辭典解釋
佛印 fó yìn ㄈㄛˊ ㄧㄣˋ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號。(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覺老,住云居四十余年。與蘇軾友善,軾謫黃州,佛印住廬山,常相往來。
佛印 (北宋僧人)
佛印有三意。 (一)佛之印契。(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紙上,稱為佛印。佛印禪師是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兩寺的主持。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紙片上,分贈參拜者,或印于祈禱文及納經帳上。又古寫之佛名經,于佛名下均加佛印。(三)(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印】:1.圖章,戳記:印章。印璽。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2.痕跡:手印。指印。印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印印錢”)。3.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發(fā)。4.彼此符合:印證。心心相印。5.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