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還牙的讀音 以牙還牙的意思
【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出處】《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是直道。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 以
- 牙
- 還
- 牙
“以牙還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yá huán yá]
- 漢字注音:
- ㄧˇ ㄧㄚˊ ㄏㄨㄢˊ ㄧㄚˊ
- 簡繁字形:
- 以牙還牙
- 是否常用:
- 否
“以牙還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以牙還牙 yǐyá-huányá
[a tooth for a tooth;Requite like for like] 用嘴咬對付嘴咬。比喻對方怎樣來,就怎樣反擊
以牙還牙地給他回擊
辭典解釋
以牙還牙 yǐ yá huán yá ㄧˇ ㄧㄚˊ ㄏㄨㄢˊ ㄧㄚˊ 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同的態度或方法報復對方。
如:「人家怎么對付我,我就怎么對付他,以牙還牙,絕不寬貸。」
英語 a tooth for a tooth (retaliation)?
德語 kontern (V)?, Auge um Auge, Zahn um Zahn
法語 dent pour dent
網絡解釋
【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處】《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是直道。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以牙還牙”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以牙還牙”的相關詞語
* 以牙還牙的讀音是:yǐ yá huán yá,以牙還牙的意思:【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出處】《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是直道。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基本解釋
以牙還牙 yǐyá-huányá
[a tooth for a tooth;Requite like for like] 用嘴咬對付嘴咬。比喻對方怎樣來,就怎樣反擊
以牙還牙地給他回擊
辭典解釋
以牙還牙 yǐ yá huán yá ㄧˇ ㄧㄚˊ ㄏㄨㄢˊ ㄧㄚˊ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同的態度或方法報復對方。
如:「人家怎么對付我,我就怎么對付他,以牙還牙,絕不寬貸。」
英語 a tooth for a tooth (retaliation)?
德語 kontern (V)?, Auge um Auge, Zahn um Zahn
法語 dent pour dent
【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處】《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是直道。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