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五人墓的讀音 五人墓的意思

    五人墓 五人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閶門外山塘街775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墓門朝南,前臨山塘河,壁嵌《五人墓義助疏》碑,時在崇禎七年,參加義助者有吳默、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瞿式耜等人。 門后立雙柱出頭石坊,"義風千古"字額為楊廷樞所書。過石坊是享堂,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明間立"五人之墓"碑,高約2.2米,1981年整修時自墓門移至此處。東次間立《五人墓碑記》石刻和清代書條石10塊,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橫列,圍以條石,東西長16. 87米,南北寬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 五人墓原已荒蕪不堪,經兩次修葺始成現狀。
    • rén

    “五人墓”的讀音

    拼音讀音
    [wǔ rén mù]
    漢字注音:
    ㄨˇ ㄖㄣˊ ㄇㄨ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五人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明代蘇州反魏忠賢斗爭殉難五義士之墓。

    網絡解釋

    五人墓

    五人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閶門外山塘街775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墓門朝南,前臨山塘河,壁嵌《五人墓義助疏》碑,時在崇禎七年,參加義助者有吳默、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瞿式耜等人。
    門后立雙柱出頭石坊,"義風千古"字額為楊廷樞所書。過石坊是享堂,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明間立"五人之墓"碑,高約2.2米,1981年整修時自墓門移至此處。東次間立《五人墓碑記》石刻和清代書條石10塊,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橫列,圍以條石,東西長16. 87米,南北寬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 五人墓原已荒蕪不堪,經兩次修葺始成現狀。

    “五人墓”的單字解釋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1.墳墓:公墓。烈士墓。掃墓。2.(Mù)姓。

    “五人墓”的相關詞語

    * 五人墓的讀音是:wǔ rén mù,五人墓的意思:五人墓 五人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閶門外山塘街775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墓門朝南,前臨山塘河,壁嵌《五人墓義助疏》碑,時在崇禎七年,參加義助者有吳默、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瞿式耜等人。 門后立雙柱出頭石坊,"義風千古"字額為楊廷樞所書。過石坊是享堂,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明間立"五人之墓"碑,高約2.2米,1981年整修時自墓門移至此處。東次間立《五人墓碑記》石刻和清代書條石10塊,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橫列,圍以條石,東西長16. 87米,南北寬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 五人墓原已荒蕪不堪,經兩次修葺始成現狀。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