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的意思 三令五申的讀音和出處
- 三
- 令
- 五
- 申
- 成語名稱:
- 三令五申
- 成語拼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成語解釋:
- 再三地命令和告誡。令:命令。申:說明。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 成語例句:
- 不準隨意占用馬路的規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數攤販仍我行我素。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申,不能讀作“sēn”。
- 繁體字形:
- 三令五申
- 英文翻譯:
- give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
- 成語故事:
- 三令五申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三令五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五的成語 三的成語 聯合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命令
“三令五申”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申】:1.陳述;說明:申明。申請。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五點到十七點。4.上海市的別稱。
“三令五申”的反義詞
“三令五申”的近義詞
“三令五申”的相關成語
“三令五申”的關聯成語
三字的成語
令字的成語
五字的成語
申字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令開頭的成語
五開頭的成語
申開頭的成語
san的成語
ling的成語
wu的成語
shen的成語
slws的成語
三令什么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五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什么申的成語
什么令五什么的成語
什么令什么申的成語
什么什么五申的成語
“三令五申”造句
他們不顧政府的三令五申,繼續捕殺瀕危鳥類。
老師三令五申,不準往學校帶零食。
國家三令五申,嚴禁用公款請客送禮。
學校三令五申,不準學生抽煙。
出發前老師曾經三令五申,遠足沿途要保持環境整潔,不可隨手亂丟垃圾。
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準請客送禮,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三令五申,還是有家長穿著睡意來接孩子。
學校三令五申,不準學生抽菸。
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地督促各學校,要設法減輕學生考試負擔,增加體育活動時間。
為了民眾行的安全,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駕駛人于行車中使用手持電話。
* 三令五申的意思 三令五申的成語解釋 三令五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