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造句
用“藏于”造句 第16組151、任何信息都能即刻抵達的時代,少了“見字如晤”,少了蘊藏于字里行間的情感傳遞,令人懷念那些寫信的歲月。
152、次日清晨,開放的花瓣重又成花苞,黃昏時再次展開,色澤從乳白變成深紅色,花莖彎曲垂首,花瓣慢慢凋零,受過粉的花托彎垂入水,藏于清水之內。
153、劉邦建立漢王朝后,“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于宗廟”。
154、告訴你也無妨,等會還要靠你,剛你與姓田那小子比劍,我發現有人藏于不遠山崖處,窺牖小兒,想來定不是好人!
155、使用不久即被珍藏于箱篋,作觀賞紀念之物,故至今艷麗完好如初。
156、1907年4月,日本三菱財團以10萬元從陸樹藩手里將三處藏書全部買走,運歸日本,藏于東京駿河臺的靜嘉堂文庫。
157、至黃昏,一片沉寂,知敵已遠去,即離堡壘循小路踉蹌而行,見路旁蕃薯皮一堆,如獲至寶,分食之余,各將其余珍藏于袋,以備不時之需。
158、人鬼殊途,陰陽有界,鬼者自宜退藏于密處。
159、“長鳴”“墨牙黃”“秋公”“鉆石黃金”“一根草”“藍青”等高手各懷“利器”,來到長寧路小學,藏于深囊寬帶中,按兵不發。
160、那當做法器藏于靈臺蘊育的木偶更是多了一番的神韻。
161、茅山派藏經樓,乃是茅山派的重地,歷代先祖的手簡、茅山派符咒之術、降妖之法皆是藏于此樓。
162、經書由一位法號春熙禪師的少林高僧偶得,因躲藏于佛像后偷偷念誦,叫釋家弟子告發,給逐出了少林。
163、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兇與民同患。
164、這間側屋里的土炕上被人挖開了一個洞,洞里面有四具女尸,兇手將女尸藏于炕洞里之后,又將這間屋子的房頂給拆掉了,利用坍塌的屋頂,掩蓋炕洞里面的尸體。
165、僅少數人養植能手將君子蘭藏于下水道、廢品庫,甚至藏進動物園的老虎圈中,方使君子蘭未得絕種。
166、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是非法煙販鄧建文、鄧四龍躲藏于貨廂中,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顧自身安全跳車。
167、今年1月,南寧工商網絡所根據前期網絡檢查及實地摸底調查發現,衡陽路一間隱藏于居民樓、不易被外人發現的網店銷售的衣服、鞋子存在造假。
168、據警方透露,該窩點隱藏于昆山市巴城鎮已有一年之久,專門生產假冒中低檔白酒,數量驚人,其中絕大多數假冒白酒已經流入市場。
169、后女媧從鑄其泥俑十三尊,以造化神器盤古斧碎片藏于俑頭之中。
170、該故事中易被忽略的部分是梁孟二人隱藏于皋家的原因。
171、相傳,一千年前,有一巨大寶藏埋藏于太湖群島中的一座島嶼之上,只待后世有緣人將之尋到,破解其中種種隱秘疑團,打開機關,使之重見天日,復現人間。
172、并引《后漢書·祭祀志》的記載,皇家譜牒藏于石室金匱中,尚書和太常進行查驗交接,題簽印封謂之“表書署函”,這種活動就是“檢”字的本意。
173、以上作品,許多都曾輾轉流傳,或存于歷代禁中,或流落于民間,或收藏于國內博物館中,或流失于他鄉國外。
174、萬事開頭難,由于當時的技術基礎薄弱,最后未能解決雷達反雜波的問題,致使裝備未能服役,最后收藏于中國航空博物館。
175、當下袁洪作起攝法,使個須彌山藏于芥子的手段,將滿山的猴子收在懷里,與鄧坤一道,駕起云,前赴金鰲島。
176、“信任”“自尊”等都是隱藏于人心的情感,如果保姆在雇主家里受到不好的待遇,背后可能就會反逆把氣撒到孩子身上。
177、真君遂與甘施二人飛步而行,躡蹤追至半路,施岑飛劍斬去一尾,追至福建延平府地名搽洋九里潭,其一蛟即藏于深潭之中。
178、但在平時創作中,卻從無“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的苦狀,憑的是靈光閃射、即興發揮,深厚功夫藏于自然曉暢的詩風之中。
179、中新網5月9日電據澳門日報報道,一名秘魯男子疑為薄酬,為四名非洲籍男子將430克海洛英藏于體內,由馬來西亞運毒來澳門,卻因不適在酒店暈厥。
180、他望著伊人歡天喜地的那股勁兒,聽著她那燕語鶯聲,藏于梓杰心底的那種恍如失而復得的感覺,轉眼間化成了一種無言的感動。
181、中,退藏于密,無一物之所存,故練拳以此為。
182、赫龍突然恍然大悟,立刻取出之前藏于身上的丹藥,霎息間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圍繞著鼻尖,芬芳馥郁。
183、并在酒壇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封藏于國窖著名的三大窖洞之一的龍泉洞。
184、男子先一步咬開藏于牙齒內的神經毒素,瞬間一命嗚呼。
185、并將我的陋見編輯成書,藏于王家書樓,將我的拙見定為政策頒布。
186、而被大家所津津樂道的,藏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其實就是建窯中的兔毫變,只不過大家的叫法不同罷了。
187、盟軍藏真形,藏于九地之下,動假形,動于九天之上,一藏一動,使德軍闕漏畢現,虛懈遂出。
188、拱抱四野的山峰猶如直插云霄的劍戈叢林,大半隱藏于黯淡的黑影之中,只有陡峭的尖端被落日余暉染作一片靛紫。
189、宋懋晉擅繪仙山樓閣,位置得當,兼善寫松,所作《金陵廿四景圖》現藏于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