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纏足造句

    “纏足”的解釋

    纏足[chán zú] 纏足 (中國古代一種習俗)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據現代學者考證,纏足開始于北宋后期,興起于南宋。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出現了“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發現有纏足者,可見在當時纏足也并不十分普遍。清代的纏足之風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但不纏足者也不在少數。
    用“纏足”造句 第1組

    1、 纏足是封建時代婦女最痛苦的事,還要纏得像三寸金蓮那樣,更是苦不堪言了。

    2、 這時的纏足只是舞蹈時用帛把腳裹緊,形成新月狀小腳而不再穿鞋,以使舞步輕盈,于身體并無傷害。

    3、 這種強迫性質的做法會破壞腳的足底弓,纏足后,婦女行走時會有同樣的小碎步。現在纏足是違法行為。

    4、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纏足始于南唐.

    5、 第三點意見表明纏足起源在唐朝衰亡以后更晚的一段時間里.

    6、 纏足、鑿齒、肉體上穿孔、皮膚上扎針等多種形式的自殘裝飾習俗,是特定社會環境中諸多因素的產物。

    7、 纏足自身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

    8、 宋恕還主張禁纏足、禁娼業及婚姻平等自主.

    9、 舊社會的婦女都用裹腳布纏足.

    10、 不久以后,我們將把**隸制度,誹謗和諷刺與纏足平等看待。

    用“纏足”造句 第2組

    11、 婦女身上的封建束縛也逐步解除,纏足和束胸已經逐漸被摒棄,改穿起了長褲和大衿衫為主的服裝。

    12、 纏足婦女所穿的弓鞋式樣多,有眠鞋、尖口鞋、坤鞋等數百種,弓鞋一般都會在鞋頭、鞋幫繡上各種吉祥的圖案,有錢女子的弓鞋上還加綴明珠等飾物。

    13、 因為后面有專門一章敘述“纏足”,因此這里省略不提。

    14、 沒有弓彎吧?骨骼變形了沒有?是不是小腳?纏足起源于宋朝,我們沒反對。

    15、 比如張之洞稱,因為纏足,中國兩萬萬婦女“廢為閑民謬民”“不能直立,不任負載,不利走趨,所作之工,五不當一”。

    16、 據考證,弓鞋纏足有了定式后,三寸為金蓮,四寸為銀蓮,三寸與四寸之間為四照蓮,大于四寸者為鐵蓮或曰錦邊蓮,五寸以上為千葉蓮。

    17、 清朝為何無法推行纏足禁令穿著弓鞋的雜劇藝人。

    18、 風俗之害,如奴婢之蓄養、纏足之殘忍、**之流毒、風水之阻害,亦一切禁止。

    19、 給中國婦女帶來巨大痛苦的纏足究竟起于何時一直沒有準確的說法,有南北朝說,也有五代南唐說,總之在南宋年間已積習成俗,到清末已有千年之久了。

    20、 宋代纏足之風盛行,為了不使雙足放弛,女子在睡覺時還穿著“睡鞋”,式樣與弓鞋相同,只是底軟,并繡著精致花樣,這些鞋多由鞋主人親手縫制。

    用“纏足”造句 第3組

    21、 1907年清政府迫于形勢公布的女學章程,宣布了女子教育的合法性,并在法令上承認“不纏足”,實屬一大進步。

    22、 近一千年的中國,年輕的姑娘為了和達官貴人一續姻緣,被迫纏足,因為她們自然生長的“大腳”被看作是未開化、鄉村氣。

    23、 一本倡導女權運動的書《女界鐘》應運而生,該書不僅措辭激烈,極力攻擊纏足,而且主張婦女“剪發、讀書、參政”。

    24、 明清兩代,裹腳之風尤為盛行,漢族女子們以穿弓鞋為多,而滿族婦女則不纏足

    25、 婦女的服裝也沿襲滿人“旗袍”的舊樣,寬袍大袖把全身包裹得嚴嚴密密,纏足的陋習也依然延續,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要裹腳。

    * 在線查詢纏足造句,用纏足造句,用纏足組詞造句,包含纏足的句子。
    纏足

    關于纏足的詩句

    關于纏足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