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憲造句
“立憲”的解釋
51、 四川保路同志會由蒲殿俊、羅綸這些立憲黨人領導,做不成什么大事。
52、 屬意立憲改良的人士翹首以望。
53、 宗社黨的正式亮相是1912年1月12日,皇族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以“君主立憲維持會”的名義發布宣言。
54、 這一年朝廷新政,除縮改立憲預備年限外,不過是頒行現行刑律;頒行幣制則例,以庫平銀七錢二分為圓是主幣,圓角分厘,各以十進,永為定例。
55、 黎元洪親自到國會致祝詞,他希望議員們“一心一德,無黨無偏,以法治為指歸,立憲政之基礎”。
56、 他們創辦了多種刊物,像《新民叢報》、《政論》、《國風報》,極力鼓吹君主立憲,這一派在體制內深得人心,尤其是在野的士紳階層如張謇、湯壽潛等人。
57、 9月9日的白金漢宮聲明稱,女王“決不會打破自大憲章以來,英國奉行不悖的君主立憲慣例”。
58、 前年,宣布預備立憲詔書,本年頒示預備立憲年限,萬幾待理,心力俱憚。
59、 載澤回國后,立即成了君主立憲政體的鼓吹者。
60、 但參議院的設立,卻被從武昌來的同盟會領導人譚人鳳認為是立憲黨人篡奪權力,因而被迫解散。
61、 其兄湯化龍也非等閑之輩,早在立憲運動中就做到湖北諮議局議長,湯薌銘此時并不知哥哥在此變故中前途命運。
62、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因而也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憲政的國家。
63、 1907年10月,他在東京建立“政聞社”,期望推動清政府實行君主立憲。
64、 同時存在天皇與國會,這是日本與西方諸多立憲國的不同之處。
65、 公元800年,有一個王爺雙姓慕容,名立憲,他是當地有名的“霸王”。
66、 當時國會的議題非常明確,就是更改國體,推行君主立憲,在給袁世凱的推戴書中說: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
67、 路透社評價,荷蘭是君主立憲國,女王卻發揮不小作用。
68、 如今很多史學家都認為他是位開明之士,當年他極力主張君主立憲,也曾向西太后諫言過,但西太后聽后不悅,把他和恭王一起給轟下去了。
69、 一開始只是拍一些空鏡、過場戲,讓張立憲這幫飯局人士熟悉攝影機,熟悉劇組的拍攝環境。
70、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千孔百瘡的國家,分權化的立憲并不是對癥良藥。
71、 1904年,孫寶琦上書清廷政務處,提議仿照英、德、日之體制,實行立憲政體。
72、 伊藤博文組建的立憲政友會的成員要比山縣內閣理智的多,在第一時間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反應過來了。
73、 主張君主立憲的舊官僚譚延闿順風轉舵,響應起義,當上了湖南參議院院長,然后他策動兵變,殺害了焦達峰,自己則當上了湖南都督。
74、 中外臣工見了此旨,無不疑心,以為正值預備立憲,新政進行,忙得不得開交時光,忽有這鬧中取靜、忙里偷閑的間著,朝廷舉措,真是出人意外。
75、 要想真正管住權力,就必須把帝國變為立憲國。
76、 遷延至今,乃以立憲改官,詐偽無信;借債收路,重陷吾民。
77、 1911年10月31日,立憲派殺害焦達峰、陳作新。
78、 這一立憲政體的基本特征是國王或國家的權力受到明確約束,統治要基于法律而非君主的個人好惡。
79、 如今很多史學家都認為他是位開明之士,當年他極力主張君主立憲,也曾向西太后諫言過,但西太后聽后不悅,把他和恭王一起轟下去了。
80、 庚子后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
81、 1907年5月24日,段祺瑞致電資政院,要求“采用英國立憲主義”。
82、 那也不行啊,換了立憲前那就是摸哪砍哪的節奏,聽哥哥一句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謂男女之防不得不申……
83、 君主立憲、皇族內閣、鐵路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