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禮樂造句

    “禮樂”的解釋

    禮樂[lǐ yuè] 禮樂 (禮節和音樂)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后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創建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 “禮樂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創造了人類的輝煌。雖然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過分重視物質利益,使得傳統的“禮樂文化”受到商業世俗文化的沖擊,已失去古典純樸的的本質精神。但是,傳統的“禮樂文化”在今天還是能起到提升人類道德,使人們達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并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用“禮樂”造句 第11組

    101、對啊,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法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02、王族墓地隨葬的陶鼓、石磬等禮樂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禮樂制度形成。

    103、達名之儒,儒者術士之稱;類名之儒,儒者是知禮樂射御書數的人,相當于今天的教師;私名之儒,是指孔子之后的儒家學派。

    104、春秋戰國時代是個百花爭放,百家爭鳴的時代!而墨子初學孔孟之道,后來對儒家的等級繁瑣禮樂等感到了厭煩,不學儒學而自成一派:墨家學派。

    105、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書”大概就是早期藝術意義上的書法了,而稱“書法”者卻少之又少。

    106、垂教四書傳禮樂,奇參周易識乾坤。

    107、古代中國,在“華夷之辨”和“用夏變夷”的理念指導下形成的四夷朝貢關系體系中,四夷來朝是中華禮樂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沒有專門的對外事務機構。

    108、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國,禮樂崩壞,各諸侯國競相征伐,正所謂“春秋無義戰”。

    109、南上山街小學則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為基礎構建多元學習與實踐活動體系,深化了“培養承接民族傳統的現代中國人”的辦學理念。

    110、如“禮樂射御書數”的藝能和“詩書禮樂易春秋”等經典。

    用“禮樂”造句 第12組

    111、依托孔子六藝城,吸引國內外知名教育培訓機構和藝術團體在曲阜設立分支機構,開展連鎖經營,以多種形式開展“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

    112、古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今天的學生卻鮮有機會接觸。

    113、文化周還將為游客特別開辦古樂專場音樂會,初一上午為祭祀禮樂專場,下午為八音樂專場,并首次推出“十番樂”表演。

    114、禮樂繩其祖武百代孝慈山仰泰儼若思教孫有慶。

    115、掌禮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贊禮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筆帖式、書吏、掌內廷禮樂及考核太監品極。

    116、上不能使陰陽調合,順序風雨,下不能使禮樂興行,家給人足。

    117、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中,也有兩項是體育活動。

    118、清初,亂象叢生,禮樂崩壞,歷經跑馬圈地、斷頭令、文字獄,百姓民不聊生。

    119、嘗以衣冠禮樂之國自居,理當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見。

    * 在線查詢禮樂造句,用禮樂造句,用禮樂組詞造句,包含禮樂的句子。

    關于禮樂的詩句

    關于禮樂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