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造句
“求知”的解釋
101、學校是探索求知的學園;是生動活潑的樂園;是充滿親情的家園;是美麗優雅的花園。
102、踏實,是學有所成的根本;馬虎,是求知的大敵。
103、傾已所有追求知識,沒有人能奪走它;向知識投資,收益最佳。
104、古人曰: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少年富蘭克林刻苦求知,忠誠偉大的科學家。讀完一本書后想想自己有沒有理解書的內容,書里的知識是否掌握,沒掌握繼續讀,知道讀到全會才算把書中的知識全部掌握,才會成為強者!
105、對自我要有約束力,對他人要有親和力,對處世要有寬容力,對求知要有精進力,對困境要有忍耐力,對成功要有推動力!
106、我們應該“使每一個學生在畢業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并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
107、教師,這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是他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會他們尊重科學、文化和教育。
108、青春中的我們也手捧文化遺產細細咀嚼,我們渴望"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于是我們隨李白共聽蜀國銳的天籟之音去憧憬自然,我們隨徐霞客游歷祖國大好河山聲嘆天地的鬼斧神工,我們更與杜甫共賞三吏三別哀嘆自古悲情,我們的青春中充滿求知與好奇。所以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我們孜孜不倦。
109、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人從來不是那種不停地往后看著昨天的困苦、悲傷、失敗和慘痛挫折的人,而是那種懷著信心、希望、勇氣和愉快的求知欲而放眼未來的人。
110、要有求知的渴望,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的精神。
111、中國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禮義治國,注重現實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強調以法治國、法律主治。
112、由于求知心切,他廢寢忘食地發奮學習。
113、老師說:"書聲朗朗、專注凝神的課堂就是美,一種渴求知識的美."。
114、努力學習不是為了考高分,而是為了求知,為了明理、以及學有所用!
115、課堂上,你總是閃動著求知的眼睛,積極而認真的思考,回答每一個問題。你身為班干,工作負責,關心集體,熱心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正棒啊!希望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116、不遠千里,日夜兼程,心情緊迫,求知如渴。
117、不會不學無術,我們追求知識。
118、理性行為雖然緊緊是理想狀況,意料之外的結果隨時出現,無法有完美的認識,但是追求知識越完美不僅對結果有益,也符合人的求知欲望。
119、愛情,亦三種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與審美,中年歸向求知。老之將至,義無反顧。
120、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矯揉造作。
121、牢記自己即將死去,這是我所知道的避免陷入患得患失困境的最好方法。你已經一無所有,就沒有理由不聽從自己的心聲……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122、要做到最好,需要用語精準,嚴格注意細節,永不滿足的求知欲,堅持不懈地去完成任何任務,不管多么艱巨,謙遜地認識到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絕對正確,以關心和善意正派地對待任何人、每個人。
123、他指出,在傳統的中國哲學家中,沒有形成"為知識而求知識"的傳統,也不重視著書立說,甚至以為"欲托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124、不過,查理自手術后便極盡所能地汲取新知,這樣的求知經驗促使他在智力退化的情況下仍舊孜孜不倦地學習。
125、我們要抱著多多益善的態度來求知,如此才能不斷進步。
126、老師是什么?老師是辛勤的園丁;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求知道路上的鋪路石。
127、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愿,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
128、協助學生學習開放自我,適應轉變,并養成樂于求知,自強不息的精神。
129、他不是下乘之才,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激發起他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他是會取得好成績的。
130、為求知識,求學歷,風行一時的職業教育熱,使得各種大中專教材出版量和發行量一時間猛增,真有洛陽紙貴的勢頭。
131、正是這種如饑似渴的求知欲聚集了我生命中所有能量,使我的智慧和記憶力得以超常的發揮,才出現了人們所看到的“無師自通”的“奇跡”。
132、追求知識與尋覓愛情不可兼容。
133、在詩學觀念上,卞之琳一直力求追逐“智慧之美”,追求知性與感性的密切交融。
134、圖書館不僅是人們求知增智的圣堂,也是傳播美、進行審美活動的“中介所”。
135、學習方面不用太緊張,平常心便可得心應手,因內心存有一股求知欲,加上敏銳的觀察及頑強的記憶力,理想成績可謂手到拿來。
136、在2008年歐洲杯期間,當荷蘭報紙將這件事登出來的時候,當時的主教練范巴斯滕嚴詞駁斥這篇報道,并要求知道這個消息是從哪里放出來的。
137、別把學習弄得像一場任務,要將學習潤物細如聲得融化到玩中間去,孩子不僅不會反感,反而會保持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遠比死記硬背掌握的知識要鮮活、要深刻。而且,孩子通過自己的求知欲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家長所能夠想到的那些狹窄的范圍。咪蒙
138、如同對財富的渴求一樣,求知的欲望是隨著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斷增長的。
139、擺脫經驗主義,不僅需要對道理本身的了解,還需要勇氣。其實,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須依靠勇氣,而非智商。李笑來
140、阿爾弗雷德國王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統治者,人民的偉大捍衛者,他還是一位求知若渴的學者。
141、她的內心充滿了熱切的求知欲。她渴望著文字。這就是為什么她可以爬得比別人高的原因。馬克斯·蘇薩克
142、求知是為了得到好的工作,這是現在的主流觀點;而蘇格拉底他們堅持的非主流觀點則認為工作是為了保障自己求知。永遠都只有少數人同意后者,同時,也永遠是這些少數者掙破了制式。連岳
143、求知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倫琴發現X射線時,可不是為了用于醫療和金屬檢測。顧抒
144、一向以“求知若渴,虛心若愚”的人生決定信念嚴格要求本身。
145、教授回憶說,他祖父藏書豐富的圖書室使他孩童時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
146、凡屬人類都生而具有求知欲。亞里士多德
147、許多像他這樣有地位的年輕人過的是舒適安逸的生活,而年輕的班克斯卻渴求知識。
148、女人自己去追求知識,讓知識在自己的腦袋里面發酵成為自己的思想,然后成為一個完全自主的女性。鄭潔心
149、對一個西哥特人而言,探求知識毫無用途,除非它能幫助你賺錢或者獲得統治他人的權力。
150、她重拾書本不是為了創紀錄,蘇亞雷斯說:“我對任何事一直都有求知欲,不論是食譜或監定藝術品的歷史背景,我都非常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