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日造句
“旌旗蔽日”的解釋
旌旗蔽日[jīng qí bì rì] 旌旗:旗幟的通稱,這里特指戰旗。戰旗遮住了日光。形容軍隊數量眾多,陣容雄壯整齊。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
用“旌旗蔽日”造句 第1組
1、 國慶檢閱,旌旗蔽日,歌聲遏云,那場面可氣派啦!
2、 不想前方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支鐵騎踏煙塵而至。
3、 旌旗蔽日,這是士兵用鮮血鑄造著自己的榮譽,將軍用生命換來一段段的傳奇的戰場。
4、 旌旗蔽日,銅鑼開道,前后鐵騎之擁簇如云,蟒玉之追隨耀日,登蹕傳呼,清塵墊道,人人以為駕幸涿州。
5、 走了幾里路,此時天漸漸亮了,轉過一山頭,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約摸三四千的人馬到來。
6、 卻說鐘會出師之時,有百官送出城外,旌旗蔽日,鎧甲凝霜,人強馬壯,威風凜然。
7、 因領了三方人馬、弓上弦,刀出鞘,金鼓喧天,旌旗蔽日,直至越州城下,叫人傳言,請董大王相見。
8、 雙方共二十多萬大軍,漫山遍野,旌旗蔽日,但卻一片肅靜,充滿了凝重的殺氣。
9、 一轉眼的工夫,這朵青云和這股海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涌進了旌旗蔽日、刀槍如林的官軍陣中,在“乒乒乓乓”。
10、 距離城堡一里地外,由無數個方陣組成的哥特大軍也靜靜的佇立在那里,無一絲嘈雜的聲音,旌旗蔽日,刀光閃爍,盔甲鮮明,殺氣沖天。
11、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的一天,漢王劉邦的都城南鄭(今陜西漢中)忽然旌旗蔽日,鼓號齊鳴,壇臺高筑,劉邦要親自登壇拜將。
12、 1913年的初夏,正當第一集團軍十萬將士在山東的棗莊與北洋第二軍馮國璋部浴血廝殺,雙方被迫陷入了陣地戰的時候,湖北的武勝關已經是大軍云集,旌旗蔽日。
13、 有一次,秦始皇駐蹕建在山上的梁山宮,望見山下一隊隊的人馬車騎,武士開道,甲士云集,旌旗蔽日,駟馬軒車,逶逶迤迤地走了很長時間還沒走完。
14、 數萬大軍,近百位金仙,十余位太乙強者,為了敖因的一己私欲,浩浩蕩蕩向翠微山行去,一路上旌旗蔽日,迎風招展。
* 在線查詢旌旗蔽日造句,用旌旗蔽日造句,用旌旗蔽日組詞造句,包含旌旗蔽日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拉緊造句
暗合造句
片頭造句
棒棒造句
迭出造句
練習生造句
米字造句
勾芡造句
毛片造句
掐住造句
稠度造句
放炮造句
轉送造句
老實人造句
點券造句
券商造句
量力造句
幼崽造句
騎術造句
齡期造句
誠樸造句
樸陋造句
草率收兵造句
草草收兵造句
各有利弊造句
爾雅造句
膘肥造句
述職造句
飄起來造句
安營下寨造句
吐下造句
傍晌造句
前臂造句
搭拉造句
特恩造句
任何事情造句
意馬心猿造句
竣事造句
曲壇造句
曲調造句
同屋造句
凋殘造句
雕鐫造句
寶殿造句
奠酒造句
奠祭造句
店主造句
墊褥造句
麇集造句
墨點造句
盛典造句
點穴造句
逃稅造句
舢舨造句
堂弟造句
瞪視造句
第一個造句
作如是觀造句
荼蘼造句
筠連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