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孟子造句

    “孟子”的解釋

    孟子[mèng zǐ]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圣公·樹宸”,尊稱為“亞圣”,《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用“孟子”造句 第21組

    201、艾是中國人最早認識的藥用植物之一,戰國時《孟子》一書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202、如此辦法,自然要上當,但這正是孟子所謂“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了。

    203、伴隨著所有參會的孟氏宗親對亞圣孟子像的三鞠躬,拉開了大會的序幕。

    204、因此,孟子更強調個人的立志和堅持,強調君子必須“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205、孟子早說過,做人,肯定“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206、孔子要求人們要“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說:“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207、至于人才凋零說,也不盡然,齊宣王身邊有淳于髡、田駢、荀子、孟子等,個個都是德才兼備的杰出人士,那么詆毀人家,沒道理。

    208、從這個經濟制度的設計來看,當時佃農的負擔應當是不重的,至少可以做到孟子所說的“樂歲終身保,兇年免于死亡”。

    209、古代的“孟母三遷”造就了儒家學派的亞圣孟子;“岳母刺字”使得民族英雄岳飛的“精忠報國”流芳千古;“歐母畫荻”培養出一代文豪歐陽修。

    210、這一點,曾參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諸已”,程顥、程頤的“主敬存誠”,朱熹的“居敬持志”,吳澄的“主靜”“慎獨”等等都做了強調。

    用“孟子”造句 第22組

    211、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

    212、雖然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13、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余嘗不廢書而嘆也。

    214、如果說以上是從正面規定孝的內容的話,那么,實際上儒家也從反面劃定了不孝的范圍,其中以亞圣孟子之論最為全面和著名。

    215、從亞圣孟子“民貴君輕”思想至17世紀有著“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美譽的黃宗羲先生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的醒世主張,正可謂一脈相承。

    216、即便只說儒學,孔墨之后,儒分為八,有八個流派,孟子是其一。

    217、亞圣孟子所言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舉了很多由屌絲變為“大師”的例子,其中一位曾“舉于海”的牛人,便是他。

    218、蘭州大同盟房地產咨詢公司總經理孟子宏。

    219、游說辯論不過是為了讓國君更好的接受“仁道”,孟子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要宣傳自己的主張,所以他絕不會像詭辯者一樣違背信仰、敗壞初心。

    220、《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的話。

    用“孟子”造句 第23組

    221、就連最有智慧的孟子,都要求大杖走小杖受,意思是說,爹媽拿苕帚疙瘩打你,你就幸福的承受,如果輪切菜刀剁你,你就趕緊跑。

    222、事實上,曾經的中國,并不缺乏諸如此類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貧樂道,比如陶淵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細民百姓在一粥一飯中獲得的簡樸的快樂。

    223、她把孟子的“同情心、羞惡心、是非心、辭讓心”作為標準,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自己體悟。

    224、《孟子》中寫道“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這樣一幅美好畫面正是中國傳統社會鄰里關系的寫照。

    225、孟子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講的就是生于憂患的道理。

    226、她將家搬了兩次,最后搬到一個學宮古代的學校旁邊,每天可聽到瑯瑯書聲,可看到揖讓進退之禮,使孟子變得溫文而雅,行坐有禮。

    * 在線查詢孟子造句,用孟子造句,用孟子組詞造句,包含孟子的句子。

    關于孟子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