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造句
“形骸”的解釋
1、 一個虛偽狂妄的人,只是一具形骸軀殼,而心已經死亡,面對別人的時候,別人覺得他面目可憎,他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覺得慚愧。
2、 雷聲在秋分的接口收斂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變得沉寂,溫馴。
3、 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
4、 精神為主人,形骸為屋舍,主人漸貧窮,屋舍亦頹謝。袁枚
5、 土木形骸,不自妝飾;鐵石心腸,秉性堅剛。
6、 他從不與那些放浪形骸的人打交道。
7、 生活中很多畫家放浪形骸,不修邊幅。
8、 畫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邊幅。
9、 云蒸霞蔚,逼我形骸,隨著拂曉的風,我感到激情充溢于胸。
10、 羅達放浪形骸,一如既往,愉快而熱情。
11、 人們及各種族總是在禁欲主義和放蕩形骸之間徘徊。
12、 他們在這兒,在梭湖區的中心過盡了放浪形骸的生活.
13、 偉大的藝術家們雖然曾經都是放蕩形骸的,但放蕩形骸未必導致偉大的藝術。
14、 我不再要參與放浪形骸的游樂,也不再要偶爾窺見人內心深處的榮幸了.
15、 轉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飛蓬,饒君老去形骸在,變似南方竹節弓。倉央嘉措
16、 的美稱,令狐沖一生放浪形骸,一壺濁酒,一柄長劍,自是走遍天涯,閱過美景無數。
17、 采菱的慧心靈性使老爺相見恨晚,她的善解人意和放蕩形骸又有區別。
18、 室如懸磬,貧無蓋藏,于一般人,難過的只是形骸肚腹,于嗜書者,卻又添了一重心智的饑渴。
19、 放蕩不羈放浪形骸落拓不羈勸百諷一任達不拘隨心所欲陶陶兀兀。
20、 對于這位不愁吃不愁穿的漂亮女孩來說,文憑就是一張破紙,大好青春不趕緊揮霍難道等著嫁作他人婦再去放浪形骸?
21、 青春是一段風華,充滿朝氣和血性,勃發著生機,璀璨著年華。棱角還沒有被磨平,身上還有堅硬的刺,對討厭的人不會微笑,對開心的事不會隱藏。有期待但不依賴,有畏懼但不顧慮。五四青年節,哪怕放浪形骸,愿你過得快樂精彩;哪怕遭遇失敗,愿你過得幸福澎湃!
22、 鳳輕塵附在九皇叔的耳邊輕喃:“九皇叔,要是讓世人知曉,不近女色、天人之姿的你,在我身下放蕩形骸,艷色傾城,你說他們會怎么想?”。阿彩
23、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湯顯祖
24、 虎跑泉畔有亭,亭上有匾,匾曰“行分內事”。這四個字,讓我聯想到弘一法師嚴持戒律的身影,以及濟公活佛游戲人間的癲狂。他們一個持戒精嚴,一個放浪形骸,雖然形式有異,卻是行進在解脫路上的兩只猛虎。馬明博
25、 但禁欲只是部分原因,因為我所道的大多數運動員亦津津樂道于賽前或賽中縱欲的,正如他們賽后馬上放浪形骸的一樣。
26、 鮮衣怒馬,肆意橫行!且看中二青年如何在武俠的世界里翻云覆雨,放浪形骸。
27、 70鮑小姐睡了一天多才起來,雖跟方鴻漸在一起玩,不像以前那樣的脫略形骸。
28、 背靠著一棵柳樹,嘴里叼著一根不知是什么草的植物,少年打量著一個個走過的少女,倒是有幾分放浪形骸的樣子。
29、 易水頭戴錦冠,身著紅色如火衣袍,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30、 待到那有些渺小而又仿佛巨大無比的身影臨到近前,張楚狂終于放棄了任何掙扎,開始放蕩形骸的調笑道。
31、 后而出胎,時元嬰尚未老練,不可遠行,隨放隨收,以致能舍此軀殼,逍遙自得,形骸寄予名山大川而仙去矣。
32、 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缺月才知道她這師父是南紹國頗負盛名的琴師,放浪形骸,不拘小節,居無定所。
33、 想起當年同年好友集資建造此亭,每天登高望遠,吟詩作賦,一觴一詠,放浪形骸,何等逍遙。
34、 黑色幽默是生活給他的傷,放浪不羈的形骸下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過往。
35、 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36、 自古以來俠者聞名,劍客刀者,無不放浪形骸,行俠者劍起刀落,血濺三尺,人心大快。
37、 正好大熱天,不像現在到處空調,電扇也不普遍,他穿一件汗背心,慷慨陳詞,大有脫略形骸的書生意氣。
38、 劉備眼見下屬們喝酒打鬧氣氛熱烈,最后也放浪形骸擊節而歌。
39、 蕩漾的神父喲,汝,放蕩形骸,行尸走肉,枉為神父!
40、 整天放浪形骸,借酒澆愁,不理政事,一個團被帶動的亂七八糟,氣的師座、旅座差點吐血。
41、 李金梁整日里販賤賣貴,倒牛換馬遠近奔忙,也無暇留意婆娘的形骸和行止。
42、 于是,帶著這種莫須有的異能,我在大學、職場、商海里顛沛流離扮豬吃虎小人得志,在美人堆里左右逢源放浪形骸。
43、 一時頭腦發昏,她誤睡男神,故作放浪形骸:“男人對我來講,保質期只有一晚,再會!”。
44、 傲世不羈獨觀冷面柔情,放蕩形骸破索命魂契約。
45、 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略脫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
46、 彼昊天小兒,趨向在羲皇之上,以天地萬物為芻狗,以形骸容色為土苴,七情六欲聽其使令,一顰一笑是其變態,做出來驚天動地,收回去斂跡藏蹤。
47、 總之,都是“放浪形骸之外”的“因寄所托”,都是隨心所欲之時的偶然所得,也都是不計工拙、無拘無束的自然流露,絕非胸有成竹的“創作”。
48、 風流而不能道學,未免失于放蕩;道學而不能風流,何異土木形骸。
49、 可惜在修煉上并無建樹,過著放浪形骸的紈绔生活。
50、 主角本為醫學世家子弟,財富與權力的質變,他決心退卻潛修,擺脫家族的束縛,放浪形骸,但是醫術終于極盡突破,力達臻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