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造句
“天下太平”的解釋
51、明末清初年間,烽火連天,戰亂四起,餓殍遍野,民不聊生,郭天和李無鋒兩兄弟以天下太平為己任,帶領眾人譜寫了一曲轟轟烈烈的太平英雄傳奇.
52、如果大清子民個個如你,那自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53、然后選賢任能,輕徭薄賦,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54、大仁不仁,以殺止殺!我觀此子眉目有凜然正氣,若是殺將,也是止殺之將,驃騎所至,天下太平!何悲之有?
55、日本人走了,天下太平了,不打仗了,為啥還要派款?
56、真命天子、忠臣、善人得之,利國利民,物阜民康,天下太平,江山穩固。
57、45歲那年,神武與哥哥五瀨命、諸王子在高千穗宮商議道:“現在我們的領地太小了,沒有實力能使天下太平,還是往東方去拓展吧!”。
58、相傳大唐世民皇帝天下太平,皆因有一面江湖奇人磨鏡老人所鑄的百鏈鏡。
59、柄端呈祥云狀,寬66厘米,意為特區“六六大順”;刻有“鳳鳴朝陽”,意喻祈求天下太平。
60、此時,廣場上旗羅傘蓋飄展,刀槍劍戟生輝,128名樂舞生依次登場表演武功舞和文德舞,表現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的寓意。
61、開國初始,趙國南部常有戰亂,廂軍協同禁軍防守護城,招募之人多是災荒饑民、配軍罪犯,待得天下太平,廂軍待遇更有提升,諸多貧農紛紛入伍。
62、昔者契丹擁百萬之師,直抵澶淵,當時若從避幸之請,豈得天下太平百有余年,賴祖宗之靈,社稷之福,寇萊公堅欲御駕親征。
63、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64、如今天下太平,人民富足,夜不閉戶。
65、古語說得好,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66、因此,知識分子的讀書人,奔走呼吁,號召仁義,揭示上古圣君賢相,要人如何體認天心仁愛,如何以仁心仁術來治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
67、陛下十余年來宵旰憂勤,盼望天下早日太平,萬民安業,但天下太平尚未到來,所以這第五句說‘玉樓辜負十年夢’。
68、五國之外,方外之士看在眼里,心中悲憫,紛紛出山仗劍除魔,以還天下太平。
69、想要懲惡揚善,就得比惡人更狠,狠到讓作惡的膽寒,讓想作惡的沒勇氣,這樣才能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70、因此,朝庭為安民心,便使出伎倆,鼓噪推宕,歌舞升平,崇盡頌文之舉,力推婚嫁新風,以示天下太平。
71、而白無常則笑顏常開,頭戴一頂長帽,上有“天下太平”。
72、劉秀廣施仁政,改革除弊,終使得天下太平,百廢俱興,漢室江山再度穩固。
73、孰若照本宣科照本考試,豈不大家省事,天下太平?藉是之故,不僅學生不愛問問題,就是老師也不愛問以身作則嘛。
74、鐮倉幕府亡后,足利尊氏稱將軍,開府掌權,曰室町幕府,二百年間,天下太平。
75、天子少事,天下太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