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跡造句
“古跡”的解釋
151、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給亳州大地留下眾多的古跡和寶貴的文化遺產。
152、 香山公園文物古跡豐富珍貴,亭臺樓閣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間.
153、 即使遭過戰火焚毀、洪水的淹沒,古城中仍存在不同時代的大量歷史文化古跡,像澇災過后沃土上生長出蓬勃的新一茬莊稼一樣,城市的修復與重建同樣是生命與文化的延續與生長。有人把建筑比做凝固的音樂,那么城市就應該是一部凝固的樂章。朱幼棣
154、 南安襟山帶海,風光秀麗,名勝古跡星羅棋布.
155、 是否能讓國外游客充分地欣賞我國名勝古跡,是否能滿足他們尋求東方神韻的渴望,關鍵在于導游詞翻譯的是否恰當合理。
156、 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我再陪你游覽當地的名勝古跡。
157、 隨著景區的不斷發展,千佛山已成為一個融山林、名勝古跡為一體的規模較大的旅游風景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158、 我們已盡了最大努力來修理和保護這些文物古跡.
159、 HZ西湖位于HZ市西部,HZ市市中心,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
160、 春夏之際,綠柳披拂,碎影篩金,映照于漣漪之間,南與白衣庵毗連,西與藥王廟相望,乃是地安門外著名的古跡。
161、 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地方政府醉心于名人和古跡的遺風余韻之中,而置關乎民生的大事于不顧,勢必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影響民眾的向心力。
162、 經中柬兩國共同協商,中國政府決定繼續援助柬埔寨維修保護吳哥古跡,并選定茶膠寺作為二期工程。
163、 在古城周圍和古城內,有燧人氏陵、閼伯臺、三陵臺、張巡祠、八關齋、侯方域的壯悔堂等古跡。
164、 七天假期,爬山下海,游覽各地的名勝古跡,像郭女士這樣身體乏累的人估計不在少數。
165、 至今許多名勝古跡、佚事傳聞與書法有關,匾額楹聯、摩崖刻石、圣旨諫書都是一件件的藝術品。
166、 東西村原名竹崗村,是浙江玉環縣的歷史文化名村,唐代古剎靈山寺、北宋古樟、明代與朱熹齊名的戴明的故居等歷史古跡至今猶存。
167、 在高密市雙羊鎮后店村西,是人們為了紀念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而建立的鄭公祠,西臨濰河,北依礪阜山,屬于省級重點文物古跡保護區。
168、 只是,搭載客人前往安平古堡等古跡時,他們才感受到,平時的人潮已消失,旅客數量“腰斬再腰斬”。
169、 這份2004年的公文已清楚說明古跡涵蓋范圍,這種標準不論是在赤崁樓、億載金城都一體適用。
170、 胡德平此間表示,運城地區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物古跡源遠流長,光輝燦爛,自古以來,公侯將相、學者志土,代不乏人。
171、 故居晴山堂內的徐霞客墓前,游人們祭香參拜,用相機記錄著一處處歷史古跡。
172、 這是因為龜山余脈的禹功磯上游有個古跡叫“洗馬洞”。
173、 婦聯總會目前為臺北市市定古跡。
174、 被列為*彎一號古跡的安平古堡,是*彎最早的城堡,位于臺南市西北,今天安平區的國勝路與古堡街之間。
175、 ????榛林莽莽,叢灌葳葳,吳哥古跡雄渾壯美。
176、 除備述唐長安城坊及宮室、第宅、寺觀外,還上溯周、秦,旁及京兆府所屬萬年、長安等二十四縣,詳記其沿革、山川、名勝、古跡。
177、 或者也可以選擇沿著萬泉河路一路北上,途經頤和園與圓明園等名勝古跡,也能夠進入到北京的淺山區,選擇親近自然。
178、 許多第一次到伊斯坦布爾的人,幾乎就在此挪不開步子了,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這個古跡密布、旅館林立、餐廳云集的地帶。
179、 他還與江寧布政使陳奉茲同游瞻園,見到這個江南名園“四十年來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壇縣”,感嘆“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跡消磨多慨慷”。
180、 宗祠周邊又有孝感泉,九世同居碑亭、東明書院、老佛社、建文井等古跡,內容豐富,蔚成壯觀。
181、 同大珠山類似,這里不雨而潤,晴日生煙,古跡眾多,文物獨特,自古以來高人勝士多來隱居,號為“神仙窟宅”。
182、 這座古城有古羅馬的斗技場遺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宮苑、清真寺等名勝古跡,是夏季游覽和療養勝地。
183、 比如走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的步行徑,游客可拜訪1903年修建的松林廢堡,憑吊古跡。
184、 天馬山是瀏陽城區的南面屏障,有歐陽玄祠、隱相臺、“啞蛙池”等古跡遺址。
185、 很多地方為了開發旅游業肆意改變古跡、自然風景最原始的面貌,讓原本心靈自由馳騁的地方變成銅臭熏天的斂財之地!
186、 他回憶,從1998年6月起,他們不斷與三鋼進行協商,要求停止開采,同時向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等各級部門發出了搶救萬壽巖文物古跡的呼吁書。
187、 曾經的“府城”,遍布著百余處大大小小的明清古跡,安平古堡、赤嵌樓、大天后宮、孔廟、延平郡王祠、億載金城等等,都是臺南最美的寫照。
188、 境內有千乘國遺跡、狄城遺跡、扳倒井、文昌閣等名勝古跡,誕生過魯仲連、田橫等歷史名人。
189、 大湖鎮大德祖廟是粵東地區最早的“天后圣母”古跡之一,始建于宋末明初,是一座具有七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古跡,在海陸豐乃至粵東沿海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
190、 南華西街是一條極具嶺南特色的歷史街區,作為廣州最早的“鄉郊別墅區”,擁有大量的歷史文物建筑、名勝古跡和廣州城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群。
191、 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喂動物;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涂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當地規定。
192、 島上層巒疊嶂,有古跡冰川流泉飛瀑;也有爛漫山花,參天古樹。
193、 山上岡巒起伏,花木明秀,古跡甚多,尤其是越王臺、朝漢臺、鎮海樓、越王井、五羊石等,皆為歷代文人吊古賦詩之所。
194、 它下起遙參亭,上至岱頂,文物古跡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195、 安樂泉、流杯池、杜甫和黃庭堅等人文古跡和十里酒城縱橫交錯,五糧液的大文化戰略同宜賓的歷史、文化、旅游已經融為一體。
196、 該建筑地處巨野城東七公里——今麒麟鎮陳胡莊以東、后馮橋以北大洼內,為縣級名勝古跡重點保護單位。
197、 地方政府醉心于名人和古跡的遺風余韻,熱衷于用有限的資金進行“名人故里”的豪賭,而置關乎民生的大事于不顧,使公共決策走向了極端。
198、 筆者曾有多次游覽同一古跡,卻形成對比反差的經歷,基本是開發之前韻味十足,開發之后面目皆非。
199、 但莫友芝對南朝石刻及棲霞寺明徵君碑、舍利塔等古跡,卻情有獨鐘。
200、 此詩系清時士人楊鈺所作,清新雋永,飛揚跳脫,名山勝跡,巴山蜀水,盡在一詞中;可謂是道不盡的山水,言不休的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