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道造句
用“之道”造句 第6組51、授權并信任才是有效的授權之道。
52、為政之急在于通下情,治政之道在于求安民,當政之要在于興一方,施政之本在于潔自身。
53、讀書是修身之道,守廉乃為官之德。
54、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
5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56、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57、先淡后濃,先疏后密,先遠后近,交友之道也。
58、使人殺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母子之道。不義也。
59、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
60、一個人要么掌握很好的專業技能,要么掌握在生活中無孔不入的本領。這兩者都是生財之道。
61、登高山之巔,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記恩師意。
62、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63、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
6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孔子
65、夫生民之道,莫不以養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大。
66、如果從政之路是一條珠鏈,那么人格操守則是串起無數顆珍珠的金線;如果為官之道是一組數字,那么清正廉潔則是統率后面許多個“0”的那個“1”。
67、弘愛人屈己之道,酌因時適變之宜。
68、廉潔奉公為官之道,誠實守信做人之本。
69、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
70、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
71、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2、凡人則不然,目放於富貴之榮,耳亂於不死之道,故多棄其所長而求其所短,不得其所無而失其所有。
73、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74、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75、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76、古者天子既不養兵,財無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榮之道。
77、健康長壽之法:“保健鍛煉,快走慢跑”;健康長壽之道:“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健康長壽之秘訣:“按時作息,規律生活”;健康長壽金鑰匙:“心理平衡,天天歡樂”。
78、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79、獲得朋友的唯一之道,是自己主動去做別人的朋友。
80、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81、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82、與人相處之道,第一要謙下誠實。
83、有司之慮遠,而權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僭奢之道著。
84、人生的浪尖只通過一個,未來的道路還很長,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是成功之道!
85、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陰陽鬼神莫不盡之矣。
86、駕馭人才之道,患其無欲,茍有所欲,便有可用。
87、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后智勇。
88、醫之道最微,微則不能不深究;醫之方最廣,廣則不能不小心。
89、真理之道是一條光亮寬敞的大道,它照亮了幽暗的角落,驅走了羞慚之心。
90、快樂之道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興趣寬廣,并對引起興趣的人和事,不做敵對的反應,而做友善的反應。
91、先淡后濃,先疏后親,先遠后近,交友之道也。
92、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
93、凡事善則長,因古則行;誓作章,人乃強;滅厲祥,滅厲祥之道一:曰義、被之以信,臨之以強。
94、勤與儉治生之道也。不勤,則窮人;不儉,則妄費。
95、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則國家興盛,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相互維護。
96、后人不達,以謂圣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
97、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
98、深思熟慮處理事務,方是為政之道。
99、養生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聽;莫強食欲,莫大醉,莫大憂怒,莫大哀思,此所謂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
100、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陽,夏日之陰。冬日之從陽,夏日之從陰,不召自來。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