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的詩詞(共849首)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521
《送任兵曹赴邊》 明·高啟
少年恥著惠文冠,幕下時時把劍看。
官燭未銷雞送曉,軍笳忽動馬嘶寒。
關連遠樹征途迥,塞接霜蕪戰地寬。
見說長平門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522
《送胡孝廉布東游》 明·高啟
春色偏傷楚客心,日斜芳草鷓鴣吟。
山遮故國千重影,云度長江一片陰。
少婦自挑燈下錦,諸侯誰贈橐中金。
送行只恨華觴淺,不似同袍別意深。
523
《賦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明·高啟
云液流甘漱石牙,潤通錫麓樹增華。
汲來曉冷和山雨,飲處春香帶澗花。
合契老僧煩每護,修經幽客記曾夸。
送行一斛還堪贈,往試云門日注茶。
524
《宿張氏江館》 明·高啟
極浦荒云一棹行,遠投江館駐宵程。
客中得酒銜悲喜,亂后逢人說死生。
木葉未空寒鳥聚,海潮欲上曙雞鳴。
政憐此地無驚擾,歸夢如何又入城。
525
《游云巖值雨》 明·高啟
深殿幽廊映竹開,鳥聲忽斷雨聲催。
蘚生偏上題詩壁,花落還臨說法臺。
林下聞鐘諸客散,澗邊汲水一僧來。
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閣憑闌獨未回。
526
《江上晚眺懷王著作》 明·高啟
渡頭西望足離情,晚水寒山雪后清。
鷗立斷冰流漸遠,鴉隨殘照去還明。
漁人笛過風生浦,估客帆回樹隔城。
范蠡祠前春意動,思君欲放酒船行。
527
《客舍歲暮》 明·高啟
空江寒雨送凄涼,離舍無多即異鄉。
井臼尚勤慚德曜,音書未至憶平陽。
心輕別歲憑年少,夢喜還家及夜長。
自笑病來詞賦拙,懶從枚叟客游梁。
528
《張山人見訪留宿草堂》 明·高啟
夕陽欲沒靜沙墟,喜子能來慰索居。
生事蕭條慚客里,交情契闊嘆兵余。
買魚急喚臨江艇,炊黍深開映竹廚。
屈指故人能幾在,莫辭同醉臥田廬。
529
《送錢塘守》 明·高啟
繁華莫嘆異升平,到郡初煩露冕行。
幕下吏書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聲。
潮來兩渡皆侵岸,日落諸山半入城。
休沐南屏煩一到,松間尋我舊題名。
530
《過海云院贈及長老》 明·高啟
衲擁寒云老一丘,游方無夢轉悠悠。
茶香吹過前林晚,菜葉流來別澗秋。
舊拂講余懸壁上,殘經定后落床頭。
紫藤塢里歸逢雪,煨芋曾煩慰客愁。
531
《西塢》 明·高啟
空山啄木聲敲鏗,花落水流縱復橫。
松風吹壁鶴翎墮,梅雨過溪魚子生。
尚有人家機杼遠,更無塵土衣裳輕。
斜陽已沒月未出,樵子歸時吾獨行。
533
《送滎陽公行邊》 明·高啟
風卷雙旌雪覆韉,遠騎白馬出行邊。
兵馳空壁三千幟,客宴高堂十萬錢。
屏里舊圖魚復陣,燈前新注《豹韜篇》。
功成他日論諸將,只有荀郎最少年。
536
《賦得寒山寺送別》 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537
《期徐七游云巖》 明·高啟
憶與青山別幾時,云松應恨鶴歸遲。
少知學道貧非病,閑愛談禪偈是詩。
女浣曉江煙渺渺,人行暮苑麥離離。
明朝風雨還同往,恐負高僧石上期。
539
《送顧軍咨歸梁溪》 明·高啟
新柳休攀短短條,離愁似雪未能銷。
春回廢苑還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
德曜宅前今獨去,平津門下舊相招。
重來莫在花開后,擬聽狂歌醉幾朝。
540
《江上寄丁校理昆季》 明·高啟
望里煙生是子家,草堂應近脊令沙。
江汀每恨無舟渡,野墅空憐有酒賒。
半雨暮城風外雪,孤梅春動臘中花。
相思尚隔前村遠,獨倚柴門數去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