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的詩詞(共849首)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541
《送何記室游湖州》 明·高啟
暮雨關城獨去遲,少年心事劍相知。
故人當路輕貧賤,倦客逢秋惡別離。
疏柳一旗江上酒,亂山孤棹道中詩。
水嬉散后湖亭廢,此去煩君吊牧之。
542
《丁孝廉惠冠巾》 明·高啟
知試山人服,冠巾遠寄重。
佳名因子夏,舊制學林宗。
裹映秋吟鬢,欹宜晚醉容。
朝簪今已解,期上華陽峰。
545
《登西澗小閣》 明·高啟
層檻構云牢,清寒灑客袍。
石棱添澗險,閣勢借峰高。
風竹驚棲鳥,霜藤縋飲猱。
欲題因境勝,不敢易揮毫。
547
《宿道王蘭若》 明·高啟
借榻到僧扉,雖安未是歸。
瞑禽愁雪意,夜筿助風威。
燭盡思燃帶,衾寒起覆衣。
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549
《過城西廢塢》 明·高啟
亂前游最熟,亂后問都迷。
園散栽花塢,林荒采菊蹊。
廢泉流圃淺,斜月下城低。
唯有煙中鳥,迎人似舊啼。
550
《夜投西寺》 明·高啟
江月上秋衣,來敲遠寺扉。
棲禽驚客至,睡仆訝僧歸。
鐘度行廊盡,燈留浴院微。
非無招旅館,禪寂愿相依。
551
《煮藥》 明·高啟
葉燥井泉清,山窗藥在鐺。
燈前看火候,枕上聽潮聲。
月上吟方就,香來病已輕。
何時采芝術,養得羽翰成。
552
《答陳則見寄》 明·高啟
何由慰遠思,獨詠寄來詩。
行路方難日,清秋欲盡時。
江多驚雁火,樹少宿鳥枝。
早晚如相見,應憐有鬢絲。
553
《夜懷王校書》 明·高啟
燈暗獨吟余,疏桐月滿除。
蟲寒初入戶,鼠餓欲侵書。
河漢三更望,江湖兩地居。
相思無去夢,今夜恨何如。
554
《題張靜居畫》 明·高啟
楚客寫荊岑,秋云隔浦陰。
人家連橘塢,水廟映楓林。
亂后清游歇,愁邊遠色深。
相看休向晚,怕有峽猿吟。
556
《過海昌贈李侯》 明·高啟
閑廳晝下簾,秋色滿疏髯。
久戍殘兵老,多貧長吏廉。
陰風潮動郭,晴日地生鹽。
三老相逢說,年來戶剩添。
557
《楓橋送丁鳳》 明·高啟
紅葉寺前橋,停君晚去橈。
醉應忘世難,歸不計程遙。
山隱初沉日,風催欲上潮。
離魂來此處,還似灞陵銷。
558
《過永定廢寺》 明·高啟
亂后僧何去,門閑落葉時。
畫昏秋蠹老,齋斷午禽饑。
罷說傳心法,猶看賜額碑。
不知興壞理,來此豈無悲。
559
《客舍喜侄庸至》 明·高啟
客里逢人喜,相過況阿宜。
遠游驚歲晚,多難惜門衰。
帆落江橋近,鐘來野店遲。
一杯燈下語,渾似在家時。
560
《江上早發》 明·高啟
蒼蒼汀霧起,何處望高城。
游子曉初發,居人寒未耕。
犬鳴林月落,魚躍浦風生。
已有先行者,煙中聞棹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