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詞(共918首)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641
《一絡索/一落縈》 宋·辛棄疾
羞見鑒鸞孤卻。
倩人梳掠。
一春長是為花愁,甚夜夜、東風惡。
行繞翠簾珠箔。
錦箋誰托。
玉觴淚滿卻停觴,怕酒似、郎情薄。
643
《仙跡巖》 宋·辛棄疾
地秘巖藏骨,谿靈膝印痕。
虛床惟太姥,別席盡曾孫。
披牒秦朝遠,遺壇漢祀存。
何時幔亭側,重復見幢幡。
644
《即事示兒》 宋·辛棄疾
掃跡衡門下,終朝抱膝吟。
貧須依稼穡,老不厭山林。
有酒無余愿,因閑得此心。
西園早行樂,桃李漸成陰。
648
《□□□》 宋·辛棄疾
鶯未老。
花謝東風掃。
秋千人倦彩繩閑,又被清明過了。
日長破夜長眠,別聽笙簫吹曉。
錦箋封與怨春詩,寄與歸云縹緲。
650
《趙文遠見和用韻答之》 宋·辛棄疾
糲食粗衣飽暖時,從他鼻涕自垂頤。
萬金藥豈世無有,九折臂余人始知。
過雨沾香辭落蔕,隨風飛絮趁游絲。
我無妙語酬春事,慚愧新歌值鳳吹。
651
《玉真書院經德堂》 宋·辛棄疾
平生經德幾人知,莫忘當年兩字師。
絕代本無空谷嘆,逢人且覓鎮山詩。
千章古木陰濃處,萬卷藏書讀盡時。
卻把一杯堂上笑,世間多少噉名兒。
652
《憶李白》 宋·辛棄疾
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
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
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
656
《壽朱晦翁》 宋·辛棄疾
西風卷盡護霜筠,碧玉壺天月色新。
鳳歷半千開誕日,龍山重九逼佳辰。
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
歷數唐堯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
657
《壽趙守》 宋·辛棄疾
天孫錦字織云煙,來向紅塵了世緣。
前去中秋猶十日,后來甲子更千年。
墻南竹韻調琴譜,堂北萱香載酒船。
且與剪圭舊約,不妨卻伴橘中仙。
658
《壽趙茂嘉郎中二首》 宋·辛棄疾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
子侄日為真率會,弟兄剩有唱酬詩。
楊花榆莢渾如許,苦筍櫻桃正是時。
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與君期。
659
《壽趙茂嘉郎中二首》 宋·辛棄疾
玉色長身白首郎,當年麾節幾甘棠。
力貧活物陰功大,未老垂車逸興長。
久矣如今太公望,巋然真是魯靈光。
朝廷正爾尊黃發,穩駕蒲輪覲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