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詞(共918首)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609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歸)》 宋·辛棄疾
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
四更霜月太寒生。
被翻紅錦浪,酒滿玉壺冰。
小陸未須臨水笑,山林我輩鐘情。
今宵依舊醉中行。
試尋殘菊處,中路侯淵明。
611
《蝶戀花(和楊濟翁韻,首句用丘宗卿書中語)》 宋·辛棄疾
點檢笙歌多釀酒。
蝴蝶西園,暖日明花柳。
醉倒東風眠永晝。
覺來小院重攜手。
可惜春殘風雨又。
收拾情懷,長把詩僝僽。
楊柳見人離別后。
腰肢近日和他瘦。
614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 宋·辛棄疾
急管哀弦,長歌慢舞,連娟十樣宮眉,不堪紅紫,風雨曉來稀。
惟有楊花飛絮,依舊是、萍滿芳池。
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銅彝。
誰將春色去,鸞膠難覓,弦斷朱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