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方回的詩詞(共2834首)

    1 《走筆送吳僧慶間游明越》 宋·方回

    挑包前日過垂虹,明旦剩潮向浙東。
    兩袖虎丘山上月,一竿漁浦渡頭風。
    乾坤佛法元來盛,湖海詩僧到處雄。
    而立妙齡廣長舌,肯參八十紫陽翁。

    2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宋·方回

    我嘗過黃州,故國聳喬木。
    半山歌元豐,此老蝸角縮。
    及至紹圣初,嶺海謫坡谷。
    人生歸去來,破鐺煮黃獨。

    3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宋·方回

    前后赤壁賦,悲歌慘江風。
    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三經及字說,胎禍垂無窮。
    想如季常輩,對寤三嘆同。

    4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宋·方回

    坡仙果何辜,黃州七年客。
    價高日月低,名大夫地窄。
    嗟彼舒亶輩,豈不辨菽麥。
    阿黨更妒忌,一視皂與白。

    5 《中秋》 宋·方回

    去年有酒苦無月,今年有月卻無酒。
    睦齋杭邸兩中秋,依□懷人夜搔首。
    有酒無月猶自可,有月無酒愁殺我。
    余生歸老紫陽山,無酒無月俱等閒。

    6 《至前寫懷》 宋·方回

    送分迎至苦匆匆,壁立蕭騷肯嘆窮。
    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亂離中。
    生平不作今人調,爾輩焉知國土風。
    自覺近詩如死樹,傍無枝葉更心空。

    7 《至前偶書》 宋·方回

    江南子月已春回,一日堪傾一百杯。
    朝飯太牢□□□,□窗西子月中梅。
    閒心自得無窮趣,老氣猶夸未盡才。
    我近八旬經萬變,傍觀嬉戲小嬰孩。

    8 《正月三日立春》 宋·方回

    曾戴金幡勝,如今有幾人。
    尚能容白發,屢得見青春。
    定力忘寒燠,冥懷任屈伸。
    遙知殘雪地,即復化為塵。

    9 《張楧仲實見惠江陰丘本》 宋·方回

    絕喜他鄉見似人,頗如畫手善傳神。
    忽思今昔無窮事,十五回經癸丑春。

    10 《贈送鶴田李元暉》 宋·方回

    一別九寒暑,乾坤事事新。
    老身余長物,故友盡窮人。
    汩汩猶群盜,時時有戰塵。
    少陵詩眼在,試覓曲江春。

    11 《再贈周國祥言相》 宋·方回

    紛紛世上少全人,鶴睫分光照始真。
    李相頭顱君莫笑,神仙猶現羽禽身。

    12 《再用雨不憶韻答仁近》 宋·方回

    良苗所至已沈沒,寄語云師盍少休。
    暮境豈堪逢歲惡,腐儒可但為身憂。
    敗墻蛇出頻穿戶,濕柱蝸升欲上樓。
    擬問鄰酤破岑寂,督郵聞說酢如榴。

    13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種傳董奉術韓湘,頃刻能開錦繡香。
    好畫團圓明月夜,中秋天色變春光。

    14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簡齋詩老不重生,流月無聲句絕清。
    好個杏花疏影里,秋空吹笛到天明。

    15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早開菖葉勸耕辰,八月繁華又一新。
    舊日舉人應最喜,桂闈秋報杏園春。

    16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半秋涼意轉春寒,似曲江頭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結,多調餳酪奉新歡。

    17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紅鬧枝頭二月寒,中秋還許兩回看。
    君家泮水宮墻畔,吾道重春孔子壇。

    18 《再送羅云叔》 宋·方回

    欲共君歸未有緣,春風奪我紫陽天。
    牡丹富豔花如洛,煮白香濃酒以燕。
    細看貌非寒士相,隨宜班亞冷官員。
    人間第一好山處,賦幾篇詩醉幾筵。

    19 《月月紅花》 宋·方回

    十二循環換律筒,芳葩長是笑春風。
    山家不識堯蓂莢,日歷聊憑月月紅。

    20 《雨不成雪》 宋·方回

    一雨疑當冷,旋為暖所勝。
    南方難得雪,冬半尚無冰。
    余菊香深釅,群蔬意似矜。
    林疏石路細,遙見隔溪僧。

    21 《余生》 宋·方回

    余生如涸魚,斗水足可活。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闊。
    使吾道當亨,時平己身達。
    運往年歲莫,滋厭耳根聒。
    與其強磬折,孰若謹囊括。
    心憐童稚饑,此事亦已末。

    22 《用韻謝史山長德秀招飲醉甚》 宋·方回

    日困公家酒,身浮似片云。
    扶歸忘路無,鼾臥過宵分。
    真是杯中圣,殊非鬲上醺。
    老饕何可數,合作送窮文。

    23 《用韻送唐師善歸九仙二首》 宋·方回

    李長庚愿識荊州,馬伏波今愧少游。
    古道直能膠鳳觜,官身焉取爛羊頭。
    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巒擅僻幽。
    鶴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24 《用韻送唐師善歸九仙二首》 宋·方回

    杞菊先生誤作州,歸來誰復與同游。
    蓑衣正可眠牛背,內食終非相虎頭。
    欲起黃陳分宇宙,能穿草樹憩深幽。
    相看不用多言說,須向拈花笑處求。

    25 《飲歸》 宋·方回

    瀲滟紅深百盞澆,醉歸不覺路迢迢。
    臨分情味殷勤甚,暗遣人扶過畫橋。

    26 《義犬行》 宋·方回

    君不見周興西旅貢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
    遠方不許進異物,閒卻三略兼六韜。
    又不見王孫昔嘆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
    保全功臣決無此,花村夜不爭雉鳴。

    27 《乙酉元日》 宋·方回

    摩挲老面受春風,肯為吹將鬢雪融。
    自合居鄉充父老,尚堪開學教兒童。
    官身歷險元如夢,詩律從寬漸開源。
    有菜可羹花可賞,未妨日日酒頻中。

    28 《楊花》 宋·方回

    燕忙鶯懶聽芳詞,憶醉西湖畫舫時。
    山墅不知春早晚,隔墻數點墮書帷。

    29 《雪中憶昔五首》 宋·方回

    憶昔湖天雪最奇,畫船朝出暮歸遲。
    忍寒常竹憐高節,踏濕尋梅致好枝。
    熟醉何嘗知病酒,狂吟所至動成詩。
    褵褷凍雀今相似,心欲高飛翅已垂。

    30 《雪中憶昔五首》 宋·方回

    憶昔凌晨泛雪湖,明天凈地一塵無。
    略聞倩盼歌金縷,盡聳清揚倒玉壺。
    屢造廟朝終擯逐,偶登名第自囚拘。
    即今忍索梅花笑,死徒流離足嘆吁。

    31 《雪中憶昔五首》 宋·方回

    憶昔華年氣似云,雪湖終日醉醺醺。
    室家未有兒和女,賓主相忘我與君。
    豈信亂離生白發,猶思歌笑調紅裙。
    扁舟一問桃源路,治亂當時自此分。

    32 《雪中憶昔五首》 宋·方回

    憶昔繁華侶俊游,寧知后死掛閒愁。
    無人復唱魚兒曲,何處重尋燕子樓。
    張敞空思前漢尹,邵平誰識故秦侯。
    定應冥漠猶遺恨,蔗節瓜犀啟夜丘。

    33 《雪中憶昔五首》 宋·方回

    憶昔浮蛆醉玉醅,天寒一日飲千杯。
    危樓擁妓臨晴雪,聯馬呼僧認野梅。
    豈料暮年紉敗絮,尚容永夜畫殘灰。
    間關幸脫干戈死,落魄佯狂自可哀。

    34 《謝張老山御史慶予七二》 宋·方回

    身是空中一點塵,心包天地卻無垠。
    隨緣任運勤收斂,補過知幾暗省循。
    孰料百年登七袠,深慚白發對青春。
    江梅欲結枝頭子,合放余花次第新。

    35 《謝客二首》 宋·方回

    時脫蓑衣當酒錢,江天身世一漁船。
    七旬衰老人無識,林下休官十五年。

    36 《謝客二首》 宋·方回

    夢到紅云玉殿來,骨凡無路住蓬萊。
    鶴身欲向仙官舞,病翅褵褷展不開。

    37 《小至日書》 宋·方回

    誰知緹室動葭灰,總道陽從九地回。
    年近六旬愁里過,身行萬里死邊來。
    詩存瘦骨全如我,花倚春風不是梅。
    偶有友朋仍有酒,看云聊與釂深杯。

    38 《夏日小園》 宋·方回

    山中豈不樂,奈無田可耕。
    傍宅蒔荒圃,長夏日閒行。
    行倦即獨坐,時聞幽鳥鳴。
    剪花汰葵冗,護筍觀竹成。

    39 《細雨》 宋·方回

    云無又有之,細亦不毫絲。
    未許迎眸數,才容灑面知。
    積能成樹滴,散忽被風吹。
    野燒痕初動,春鞭政要詩。

    40 《喜宗兄端叟再會武林還暨陽二首》 宋·方回

    兵間曾脫死,不意各年高。
    未覺才全盡,猶能氣頗豪。
    有詩嘗互看,無酒可同遨。
    吳越相思夢,誰云隔夜濤。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