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籍的詩詞(共469首)

    張籍簡介

    張籍頭像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61 《寒食憶歸》 唐·張籍

    京中曹局無多事,寒食貧兒要在家。
    遮莫杏園勝別處,亦須歸看傍村花。

    62 《弱柏院僧影堂》 唐·張籍

    弱柏倒垂如線蔓,檐頭不見有枝柯。
    影堂香火長相續,應得人來禮拜多。

    63 《華山廟》 唐·張籍

    金天廟下西京道,巫女紛紛走似煙。
    手把紙錢迎過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64 《題僧院》 唐·張籍

    聞師行講青龍疏,本寺住來多少年。
    靜掃空房唯獨坐,千莖秋竹在檐前。

    65 《答鄱陽客藥名詩》 唐·張籍

    江皋歲暮相逢地,黃葉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詩向松桂,心中萬事喜君知。

    66 《尋仙》 唐·張籍

    溪頭一徑入青崖,處處仙居隔杏花。
    更見峰西幽客說,云中猶有兩三家。

    67 《劉兵曹贈酒》 唐·張籍

    一瓶顏色似甘泉,閑向新栽小竹前。
    飲罷身中更無事,移床獨就夕陽眠。

    68 《華清宮》 唐·張籍

    溫泉流入漢離宮,宮樹行行浴殿空。
    武帝時人今欲盡,青山空閉御墻中。

    69 《同韓侍御南溪夜賞》 唐·張籍

    喜作閑人得出城,南溪兩月逐君行。
    忽聞新命須歸去,一夜船中語到明。

    70 《贈姚合》 唐·張籍

    丹鳳城門向曉開,千官相次入朝來。
    唯君獨走沖塵土,下馬橋邊報直回。

    唐詩三百首秋天登高寫景抒情憂國憂民

    71 《鄰婦哭征夫》 唐·張籍

    雙鬟初合便分離,萬里征夫不得隨。
    今日軍回身獨歿,去時鞍馬別人騎。

    72 《別客》 唐·張籍

    青山歷歷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
    系馬城邊楊柳樹,為君沽酒暫淹留。

    73 《送僧往金州》 唐·張籍

    聞道谿陰山水好,師行一一遍經過。
    事須覓取堪居處,若個溪頭藥最多。

    74 《寄徐晦》 唐·張籍

    鄠陂魚美酒偏濃,不出琴齋見雪峰。
    應勝昨來趨府日,簿書床上亂重重。

    75 《送元宗簡》 唐·張籍

    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騎馬向西州。
    暫時相見還相送,卻閉閑門依舊愁。

    76 《送蜀客》 唐·張籍

    蜀客南行祭碧雞,木綿花發錦江西。
    山橋日晚行人少,時見猩猩樹上啼。

    77 《寄西峰僧》 唐·張籍

    松暗水涓涓,夜涼人未眠。
    西峰月猶在,遙憶草堂前。

    78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流杯渠》 唐·張籍

    淥酒白螺杯,隨流去復回。
    似知人把處,各向面前來。

    寫景抒懷贈友

    79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唐·張籍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
    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80 《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張籍

    早知內詔過先輩,蹭蹬江南百事疏。
    湓浦城中為上佐,爐峰寺后著幽居。
    偏依仙法多求藥,長共僧游不讀書。
    三省比來名望重,肯容君去樂樵漁。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