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蕭蕭江雨暮,客散野亭空。憂國天涯去,思鄉歲暮同。到時猿未斷,回處水應窮。莫望零陵路,千峰萬木中。
山水思鄉
悠然倚孤棹,卻憶臥中林。江草將歸遠,湘山獨往深。白云留不住,淥水去無心。衡岳千峰亂,禪房何處尋。
聞道軍書至,揚鞭不問家。虜云連白草,漢月到黃沙。汗馬河源飲,燒羌隴坻遮。翩翩新結束,去逐李輕車。
自從為楚客,不復掃荊扉。劍共丹誠在,書隨白發歸。舊游經亂靜,后進識君稀。空把相如賦,何人薦禮闈。
唐詩三百首樂府秋天月亮婦女閨怨思念
時艱方用武,儒者任浮沈。搖落秋江暮,憐君巴峽深。丘門多白首,蜀郡滿青襟。自解書生詠,愁猿莫夜吟。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白首此為漁,青山對結廬。問人尋野筍,留客饋家蔬。古柳依沙發,春苗帶雨鋤。共憐芳杜色,終日伴閑居。
文姬留此曲,千載一知音。不解胡人語,空留楚客心。聲隨邊草動,意入隴云深。何事長江上,蕭蕭出塞吟。
星象南宮遠,風流上客稀。九重思曉奏,萬里見春歸。棹發空江響,城孤落日暉。離心與楊柳,臨水更依依。
想見孤舟去,無由此路尋。暮帆遙在眼,春色獨何心。綠水瀟湘闊,青山鄠杜深。誰當北風至,為爾一開襟。
閑田北川下,靜者去躬耕。萬里空江菼,孤舟過郢城。種荷依野水,移柳待山鶯。出處安能問,浮云豈有情。
惜時勉勵哲理
手植已芳菲,心傷故徑微。往年啼鳥至,今日主人非。滿地誰當掃,隨風豈復歸。空憐舊陰在,門客共沾衣。
自從飛錫去,人到沃洲稀。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
唐詩三百首冬天送別友情傷懷
星象移何處,旌麾獨向東。勸耕滄海畔,聽訟白云中。樹色雙溪合,猿聲萬嶺同。石門康樂住,幾里枉帆通。
何事一花殘,閑庭百草闌。綠滋經雨發,紅艷隔林看。竟日馀香在,過時獨秀難。共憐芳意晚,秋露未須團。
春草長河曲,離心共渺然。方收漢家俸,獨向汶陽田。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山東征戰苦,幾處有人煙。
杜門成白首,湖上寄生涯。秋草蕪三徑,寒塘獨一家。鳥歸村落盡,水向縣城斜。自有東籬菊,年年解作花。
遙想廬陵郡,還聽叔度歌。舊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看竹經霜少,聞猿帶雨多。但愁征拜日,無奈借留何。
羈心不自解,有別會沾衣。春草連天積,五陵遠客歸。十年經轉戰,幾處便芳菲。想見函關路,行人去亦稀。
蕭蕭五馬動,欲別謝臨川。落日蕪湖色,空山梅冶煙。江湖通廨舍,楚老拜戈船。風化東南滿,行舟來去傳。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