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游吳還入越,來往任風波。復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季子楊柳廟,停舟試一過。
寒霜白云里,法侶自相攜。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仿佛知心處,高峰是會稽。
延陵衰草遍,有路問茅山。雞犬驅將去,煙霞擬不還。新家彭澤縣,舊國穆陵關。處處逃名姓,無名亦是閑。
所思勞日夕,惆悵去西東。禪客知何在,春山到處同。獨行殘雪里,相見白云中。請近東林寺,窮年事遠公。
西陵潮信滿,島嶼入中流。越客依風水,相思南渡頭。寒光生極浦,暮雪映滄洲。何事揚帆去,空驚海上鷗。
臥來能幾日,春事已依然。不解謝公意,翻令靜者便。庭陰殘舊雪,柳色帶新年。寂寞深村里,唯君相訪偏。
趨府弟聯兄,看君此去榮。春隨千里道,河帶萬家城。繡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梁園修竹在,持贈結交情。
適賀一枝新,旋驚萬里分。禮闈稱獨步,太學許能文。征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遙知倚門處,江樹正氛氳。
春蘭方可采,此去葉初齊。函谷鶯聲里,秦山馬首西。庭闈新柏署,門館舊桃蹊。春色長安道,相隨入禁閨。
萬里辭三殿,金陵到舊居。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故里驚朝服,高堂捧詔書。暫容乘駟馬,誰許戀鱸魚。
不謂銜冤處,而能窺大悲。獨棲叢棘下,還見雨花時。地狹青蓮小,城高白日遲。幸親方便力,猶畏毒龍欺。
羽檄催歸恨,春風醉別顏。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山陰好云物,此去又春風。越鳥聞花里,曹娥想鏡中。小江潮易滿,萬井水皆通。徒羨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踏青山水寫景思鄉
惆悵青春晚,殷勤濁酒壚。后時長劍澀,斜日片帆孤。東閣邀才子,南昌老腐儒。梁園舊相識,誰憶臥江湖。
愛爾文章遠,還家印綬榮。退公兼色養,臨下帶鄉情。喬木映官舍,春山宜縣城。應憐釣臺石,閑卻為浮名。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白云乖始愿,滄海有微波。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夜色帶春煙,燈花拂更燃。殘妝添石黛,艷舞落金鈿。掩笑頻欹扇,迎歌乍動弦。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猶是南州吏,江城又一春。隔簾湖上月,對酒眼中人。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無心羨榮祿,唯待卻垂綸。
晤語青蓮舍,重門閉夕陰。向人寒燭靜,帶雨夜鐘沈。流水從他事,孤云任此心。不能捐斗粟,終日愧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