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沅水悠悠湘水春,臨歧南望一沾巾。信陵門下三千客,君到長沙見幾人。
長樂宮人掃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車。萬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漢庭初拜建安侯,天子臨軒寄所憂。從此向南無限路,雙旌已去水悠悠。
憐君異域朝周遠,積水連天何處通。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
石澗泉聲久不聞,獨臨長路雪紛紛。如今漸欲生黃發,愿脫頭冠與白云。
向風長嘯戴紗巾,野鶴由來不可親。明日東歸變名姓,五湖煙水覓何人。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漢主何時放逐臣,江邊幾度送歸人。同官歲歲先辭滿,唯有青山伴老身。
獨上云梯入翠微,蒙蒙煙雪映巖扉。世人知在中峰里,遙禮青山恨不歸。
秋草黃花覆古阡,隔林何處起人煙。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事去人亡跡自留,黃花綠蒂不勝愁。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秋風颯颯鳴條,風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
瓜步寒潮送客,楊柳暮雨沾衣。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對水看山別離,孤舟日暮行遲。江南江北春草,獨向金陵去時。
七夕節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詠物柳樹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