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露下的詩詞(2683首)

    561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
    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
    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詠物竹子抒懷

    562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唐·陳子昂

    曉霽望嵩丘,白云半巖足。
    氛氳涵翠微,宛如嬴臺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抒情梅花

    563 《送王尚一嚴嶷二侍御赴司馬都督軍》 唐·張說

    漢掖通沙塞,邊兵護草腓。
    將行司馬令,助以鐵冠威。
    白露鷹初下,黃塵騎欲飛。
    明年春酒熟,留酌二星歸。

    564 《右侍郎集賢院學士徐公挽詞二首》 唐·張說

    才美臨淄北,名高淮海東。
    羽儀三省遍,漁獵五車通。
    玉殿孤新榜,珠英落舊叢。
    徒懸一寶劍,何處訪徐公。

    初中文言文憂國憂民故事

    565 《奉宇文黃門融酒》 唐·張說

    圣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風。
    又乘黃閣賞,愿作黑頭公。

    566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微》 唐·沈佺期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
    上言華頂事,中問長生道。
    華頂居最高,大壑朝陽早。
    長生術何妙,童顏后天老。

    567 《幸白鹿觀應制》 唐·沈佺期

    紫鳳真人府,斑龍太上家。
    天流芝蓋下,山轉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唯應問王母,桃作幾時花。

    568 《長門怨》 唐·沈佺期

    月皎風泠泠,長門次掖庭。
    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嘆劇繁星。

    重陽節飲酒抒情典故

    569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升字)》 唐·裴漼

    問道圖書盛,尊儒禮教興。
    石渠因學廣,金殿為賢升。
    日月恩光照,風云寵命膺。
    謀謨言可范,舟楫事斯憑。
    宴喜明時洽,光輝湛露凝。
    大哉堯作主,天下頌歌稱。

    570 《和薦福寺英公新構禪堂》 唐·丁仙芝

    上人久棄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眾緣。
    所以于此地,筑館開青蓮。
    果藥羅砌下,煙虹垂戶前。

    571 《同和詠樓前海石榴二首》 唐·孫逖

    客自新亭郡,朝來數物華。
    傳君妓樓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車。

    572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唐·王維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573 《送縉云苗太守》 唐·王維

    手疏謝明主,腰章為長吏。
    方從會稽邸,更發汝南騎。
    按節下松陽,清江響鐃吹。
    露冕見三吳,方知百城貴。

    574 《積雨輞川莊作/秋歸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唐詩三百首田園

    575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唐·王維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576 《贈懷一上人》 唐·崔顥

    法師東南秀,世實豪家子。
    削發十二年,誦經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為道雄。
    觀生盡入妄,悟有皆成空。

    梨花君主愛國

    577 《贈懷一上人》 唐·崔顥

    法師東南秀,世實豪家子。
    削發十二年,誦經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為道雄。
    觀生盡入妄,悟有皆成空。

    578 《贈張旭》 唐·李頎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
    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579 《與諸公游濟瀆泛舟》 唐·李頎

    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
    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詔書視三公。
    分官禱靈廟,奠璧沉河宮。

    580 《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 唐·李頎

    僧房來往久,露井每同觀。
    白石抱新甃,蒼苔依舊欄。
    空瓶宛轉下,長綆轆轤盤。
    境界因心凈,泉源見底寒。
    鐘鳴時灌頂,對此日閑安。

    * 關于露下的詩詞 描寫露下的詩詞 帶有露下的詩詞 包含露下的古詩詞(26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