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阿下的詩詞(636首)

    621 《雜言送賢專使》 宋·釋重顯

    使乎誰,老作者,百戰場中飛鐵馬。
    秋水藏來人不知,笑李將軍被擒下。
    阿呵呵,卻歸湖山唱凱歌。

    622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昨日夢說禪,如今禪說夢。
    夢時如今說底,說時說昨日夢底。
    昨日合眼夢,如今開眼夢。
    諸人總在夢中聽,云門復說夢中夢。

    623 《桂臺》 宋·舒岳祥

    神龍不知身變化,猶認潛鱗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靜波恬歸海臥。
    先生兩處領桂臺,夢寐一生游學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鐵畫銀鉤金鈕鏁。

    624 《賀鶴林吳尚書赴召除隆興》 宋·宋伯仁

    鸞翔芝檢下溪堂,醉夢驚回午正涼。
    寵報帝俞催宰相,且將州紱召文昌。
    蘋花襟袖宮花近,詩草簾櫳諫草香。
    大化一新多吉士,卷阿歷歷告成王。

    625 《送廬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謁秋壑賈侍郎》 宋·宋伯仁

    一雙芒鞋一橐詩,等閑西上欲何之。
    青原山下家雖遠,黃鶴樓前笛未吹。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當趁月明時。
    問君如見調羹手,說寄梅花寄阿誰。

    626 《建業懷古》 宋·宋無

    離居迫馳道,晨往內西門。
    屏營無顧間,偶逢路人言。
    昔有六代宮,今為百姓園。
    阿閣馀故基,憎城但頹埂。

    627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628 《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 宋·蘇頌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濫觴,漸大乃穿石。
    靈苗蔭荼槚,寶氣近金錫。
    毖彼淵源長,茲惟云霧液。

    629 《秋興一首》 宋·蘇籀

    進賢嘩玉青云侶,十二陽秋閟城府。
    飛鳴眾里何少多,根墢道旁誠李苦。
    肅然注仰耋浮圖,珍重誰家木居士。
    袖章陳列有倫敘,終更右移聊改步。

    630 《續湖陰曲一首》 宋·王阮

    上林鳴蛙私邪官,金陵指顧成長安。
    唾壺一曲玉如意,聲斷石城鋒鏑寒。
    從來龍化中興主,不似黃須阿奴武。
    當時斬鞅心下事,今日揚鞭目中虜。

    631 《厚載王君求仆賦寄閑齋詩又欲仆作晚實此君二》 宋·王洋

    布鼓何堪付阿香,平生癡絕亦長康。
    曲成下里安知宋,疏就中郎不姓常。
    未許芳馨依杜若,遙窺光怪識干將。
    秋風一水空相望,留滯何時貢玉堂。

    632 《藏春峽·詠歸堂》 宋·楊時

    結廬東山阿,屹然俯全閩。
    下有黃龍淵,浮光抱層云。
    彼美谷口翁,杖策來往頻。
    明月自為友,顧影相為鄰。

    633 《次韻茂恭見寄》 宋·喻良能

    中書一揮千萬言,有如水懸呂梁間。
    奔逸絕塵不可及,蹇欲從之良獨難。
    如君文字可華國,胡為猶在南湖側。
    樊川昌谷縱多才,欲以比君那可得。

    634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燈下穿針影伴身,懶將心事訴諸親。
    阿婆許嫁無消息,芍藥花開又一春。

    635 《讀黃玉溪湯婆傳》 宋·朱繼芳

    君不見湯家阿泉驪山陰,出入宮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氣,不暖少陵如鐵衾。
    又不見湯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霧擁將軍帳。
    天寒十指墮弓刀,底用空言如挾纊。

    636 《碧云寺月出贈朱十六短歌》 明·王稚登

    燕山一片月,夜照白蓮花。
    千里萬里同為客,三人五人齊憶家。
    與君俱是悠悠者,意氣相逢不相下。
    平原俠士能斗雞,邯鄲才人堪換馬。

    * 關于阿下的詩詞 描寫阿下的詩詞 帶有阿下的詩詞 包含阿下的古詩詞(6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