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阿下的詩詞(636首)
341
《周元吉蟠室詩》 宋·陸游
天下有廣居,非阿房建章,賓餞日及月,闔辟陰與陽。
山川坦然平,何者為藩墻,孔公暨瞿聃,同坐此道場。
哀哉世日隘,肝膽分界疆,蹙縮戰蝸角,崎嶇走羊腸。
周先早得道,所證非復常。
342
《思歸引》 宋·陸游
善泅不如穩乘舟,善騎不如謹持轡。
妙於服食不如寡欲,工於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誰得逃,在我無求直差易。
散人家風脫糾纏,煙蓑雨笠全其天。
343
《題嚴州王秀才山水枕屏》 宋·陸游
我行天下路幾何,三巴小益山最多:翠崖青嶂高嵯峨,紅棧如帶縈巖阿;下有駭浪千盤渦,一跌性命委蛟鼉。
日馳三百一烏騾,雪壓披氈泥滿靴。
驛亭沃酒醉臉酡,長笛腰鼓雜巴歌。
大散關上方橫戈,豈料世變如翻波,東歸輕舟下江沱,回首歲月悲蹉跎。
344
《東吳女兒曲》 宋·陸游
東吳女兒語如鶯,十三不肯學吹笙。
鏡奩初喜樨蠶出,窗眼已看雙繭成。
庭空日暖花自舞,簾卷巢乾燕新乳。
阿弟貪書下學遲,獨揀詩章教鸚鵡。
345
《秋夜示兒輩》 宋·陸游
吳下當時薄阿蒙,豈知垂老嘆途窮。
秋砧巷陌昏昏月,夜燭簾櫳裊裊風。
縮項(左魚右扁)
魚收晚釣,長腰粳米出新礱。
兒曹幸可團欒語,憂患如山一笑空。
346
《行路難五首》 宋·楊萬里
造化小兒不耐閑,阿兄阿姊一似顛。
兩手雙弄赤白丸,來來去去繞青天。
赤丸才向西山沒,白丸又向東山出。
只銷三萬六千回,雪色少年成皺鐵。
347
《憫旱》 宋·楊萬里
鳴鳩喚雨知喚晴,水車夜啼聲徹明。
乖龍嬾睡未渠醒,阿香推熱呼不應。
下田半濕高全圻,幼秧欲焦老差碧。
書生所向便四壁,賣漿逢寒步逢棘。
350
《送劉覺之皈蜀》 宋·楊萬里
大江東西湖南北,鵠袍學子森如竹。
何人開口不伊川,阿誰初道此水源。
清純先生劉夫子,冷笑俗儒鉆故紙。
夢中親見大小程,為渠剌船入洙泗。
352
《寄王用之判府監簿》 宋·楊萬里
寅清堂上初相識,君如玉樹逢春碧。
滕王閣下重相從,君如天驥追秋風。
九州四海王魯公,有人不減漢八龍。
君才況是廊廟具,登庸衣缽親分付。
353
《送族弟子西赴省》 宋·楊萬里
吾家詞伯達齋翁,阿季文名有父風。
筆陣千軍能獨掃,馬群萬古洗來空。
嗟予還笏歸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
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須封。
354
《題曾無媿月窗》 宋·楊萬里
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
乾坤清氣只云月,一家兩手并取將。
作巢不用木,只架云為屋。
作窗不用欞,只掇月為庭。
355
《題曾無疑云巢》 宋·楊萬里
蘭芷溪頭子曾子,日飯蘭花飯溪水。
猶嫌塵土涴荷衣,移家龍山西復西。
清晨芒屨上山觜,瞥見寸云石邊起。
忽追捉得絮一球,襟包袖里不放休。
357
《先兩國初忌》 宋·文天祥
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東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358
《發鄆州喜晴》 宋·文天祥
烈風西北來,萬竅號高秋。
宿云蔽層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
流澌被鞍(左革右登),飛沫綴衣裘。
359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360
《贈碧眼相士》 宋·文天祥
蒼蒼垂天云,靈照行下土。
秋江浸草木,魚暇歷可數。
眉山老麻衣,偷入此阿堵。
色界只點頭,從人道吾瞽。
* 關于阿下的詩詞 描寫阿下的詩詞 帶有阿下的詩詞 包含阿下的古詩詞(6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