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鑒取的詩詞(108首)

    61 《跋山谷書范滂傳帖》 宋·俞疇

    貂珰群雛擅天綱,手驅名流入鉤黨。
    屯云蔽日日光無,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節士居危邦,志劃蕭艾扶蘭芳。
    致君生不逮堯舜,死合夷齊俱首陽。

    62 《秋懷》 明·俞允文

    商飆肅天宇,激志驚序換。
    嘒嘒寒蜩鳴,而無蠛蠓亂。
    珍簟蔭浮涼,薄云鑒幽幔。
    凄清戒露鶴,瞭唳候霜雁。
    朗月翳高隅,重昏詎能旦。
    蘊結易云夕,拙薄嬰世患。
    秉此耿介懷,無徒取妖玩。

    6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64 《瀟湘八景畫·洞庭秋月》 明·朱瞻基

    洞庭秋水清徹底,岳陽城頭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陰,金波倒浸芙蓉翠。
    須臾素景當瑤空,寒光下燭馮夷宮。
    云夢微茫冰鑒里,沅湘浩蕩玉壺中。

    65 《次韻章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 宋·黃庭堅

    丹青古藏壁,風雨飽侵食。
    拂塵開藻鑒,志士淚沾臆。
    靈山遠飛來,不可以智測。
    龍神湛回向,擁衛立劍戟。

    66 《自嘲》 宋·司馬光

    英名愧終賈,高節謝巢由。
    直取云山笑,空為簪組羞。
    浮沉乖俗好,隱顯拙身謀。
    惆悵臨清鑒,霜毛不待秋。

    67 《康定中予過洛橋墩南得詩兩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宋·司馬光

    流塵集寶鑒,塵昏鑒不昏。
    織泥落清水,泥渾非水渾。
    人能辨二物,相與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論。
    無為舍其內,逐外取煩冤。

    68 《題永嘉黃仲炎文卷二首》 宋·劉克莊

    書坊黃冊誘兒童,朝取封侯夕拜公。
    賈董奇材無地立,歐蘇精鑒與人同。
    安知李廌麾門外,不覺劉幾入彀中。
    蚤晚君王求極諫,莫教豪杰泣途窮。

    69 《送赴省諸友·方云卿昆仲》 宋·劉克莊

    先朝取士尚雕蟲,前輩皆因此顯融。
    衡鑒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園飲暢鶯聲早,梨嶺飛高雁影同。
    歲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個伴溪翁。

    70 《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宋·文同

    學文二十年,語氣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譜無一精。
    豈不愿收貯,恐竊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榮。

    71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72 《次韻張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 宋·蘇轍

    丹青古藏壁,風雨飽侵藻。
    拂塵開蝕鑒,志士淚沾臆。
    靈山遠飛來,不可以智測。
    龍神湛回向,擁衛立劍戟。

    73 《部役書懷》 宋·張舜民

    近市銅章泊近郊,炯無塵慮掛秋毫。
    含宏品彙知天大,照鑒容光仰日高。
    市舍柔桑圍幄幙,弄風新麥泛波濤。
    巷歌野哭應聽取,珍重吾家制錦刀。

    74 《追和老杜種萵苣詩》 宋·王之道

    我有數畝園,荒穢縈鋤理。
    干戈何許久,生意困屠燬。
    道也其興與,時哉亦甚矣。
    去年失短呂,培植乏驅使。

    75 《銀葫蘆》 宋·陳造

    山水佳有余,我與之周旋。
    江行已久矣,今復領其全。
    漾舟銀葫蘆,雪在春漸妍。
    素瓊間蒼玉,化工與雕鐫。

    76 《壬辰恭和御制聞喜宴詩》 宋·吳泳

    清問諄諄許盡言,以書為轍道為軒。
    鑒觀萬古知成法,條析群疑見大原。
    櫻苑近頒天上句,燕杯新帶雨邊恩。
    燃藜夜取云章讀,照乘驪珠炳若存。

    77 《虞仲通判以溪聲名軒約同賦》 宋·李彌遜

    山根出泉瀉鳴玉,上有蒼崖擎佛屋。
    無風水石自撞觸,不盡潮音發寒谷。
    宰官不是云間陸,舊識南泉生處熟。
    當軒大榜與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78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 宋·李石

    取士平軒鑒,吾兒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無遺力,擠排已覺非。
    存亡佩陳誼,舍此更誰歸。

    79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80 《虛白》 宋·趙蕃

    陳君作齋舍,謚之以虛白。
    惟虛白故生,此義無二說。
    人言莊周愚,我愛莊周達。
    東坡老仙翁,出語世津栰。

    * 關于鑒取的詩詞 描寫鑒取的詩詞 帶有鑒取的詩詞 包含鑒取的古詩詞(1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