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惑的詩詞(74首)

    1 《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 唐·徐夤

    骨鯁如君道尚存,近來人事不須論。
    疾危必厭神明藥,心惑多嫌正直言。
    冷眼靜看真好笑,傾懷與說卻為冤。
    因思周廟當時誡,金口三緘示后昆。

    2 《遺吳沖卿大饗碑文》 宋·韓維

    蒼碑剝龍螭,突兀古殿側。
    世變文字異,歲久苔蘚蝕。
    諒非好事者,塵土未嘗拭。
    我來仰首看,百過不自息。

    3 《鶴沖天·迷祛惑去》 元·王哲

    迷祛惑去。
    正好修行做。
    清靜是根源,真門戶。
    切莫他尋,恐遺遺望仙路。

    4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5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6 《大觜烏》 唐·元稹

    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飲啄頗廉儉,音響亦柔雌。
    百巢同一樹,棲宿不復疑。

    7 《楚歌十首(江陵時作)》 唐·元稹

    楚人千萬戶,生死系時君。
    當璧便為嗣,賢愚安可分。
    干戈長浩浩,篡亂亦紛紛。
    縱有明在下,區區何足云。

    8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 唐·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9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10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11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12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13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14 《鵩鳥賦》 兩漢·賈誼

    誼為長沙王傅三年,有鵩飛入誼舍。
    鵩似鸮,不祥鳥也。
    誼即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也。
    其辭曰: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辭賦精選寫鳥對話議論人生哲理

    15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

    辭賦精選懷才不遇

    16 《幽通賦》 兩漢·班固

    系高頊之玄胄兮,氏中葉之炳靈。
    飖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揚聲。
    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辭賦精選抒情自白

    17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18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19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20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 關于遺惑的詩詞 描寫遺惑的詩詞 帶有遺惑的詩詞 包含遺惑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