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惑的詩詞(74首)

    4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42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4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44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45 《慶歷圣德頌》 宋·石介

    于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枿。

    46 《贈錢肅潤》 清·魏耕

    扶桑海水波,燭龍光景微。
    蟾魄相淪惑,天地紛無禧。
    蒼梧狩不還,烈士志亦危。
    喟然起西游,泛舟昆明池。

    47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48 《鈞天》 宋·毛吾竹

    鳶飛魚躍,鳧短鶴長。
    各適其適,孰尤彼蒼。
    奈何人異於萬物,身備乎五常。
    學關乎經濟,志效乎忠良。

    49 《屈原祠》 宋·趙汝譡

    忠深獨逢尤,怨極翻作歌。
    豈云嗜好異,奪此芳潔何。
    郢都值末造,聽惑賢佞訛。
    令尹尊國事,君王信秦和。

    50 《致道觀七星檜》 明·鄧韨

    琳官何岧峣,爽氣凌青蒼。
    中有古檜樹,傳植自蕭梁。
    歲遠四樹存,如斗酌天漿。
    東株聳而老,慶歷補其亡。

    51 《臨云嘆》 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52 《夜雨嘆》 明·顧璘

    朔風吹雨西北來,南山晝晦夜不開。
    寒聲悲凄雜霰落,暮色黯慘兼云回。
    仰窺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極彌黃埃。
    群雞啁啾登樹語,城角斷續余音哀。

    53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宋·王安石

    蔡侯東方來,取友無所挾。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書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無筴。
    時時羹藜藿,鑊大苦難燮。

    54 《歲晚懷古》 宋·王安石

    先生歲晚事田園,魯叟遺書廢討論。
    問訊桑麻憐已長,按行松菊喜猶存。
    農人調笑追尋壑,稚子歡呼出候門。
    遙謝載醪怯惑者,吾今欲辯已忘言。

    55 《筇竹頌》 宋·黃庭堅

    偉邛崍之美竹,初發跡於(左牛右羊)
    (左牛右可)

    有山而不險,有水而無波。
    金聲而玉節,故貫四時而不改其柯。
    郭子遺我,扶余澗阿。

    56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宋·歐陽修

    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
    愿因角黍詢遺俗,可鑒前王惑巧言。

    57 《長歌行》 宋·梅堯臣

    世人何惡死,死必勝於生。
    勞勞塵土中,役役歲月更。
    大寒求以{左日右奧},大暑求以清。
    維餒求以饁,維渴求以觥。

    58 《金吾》 宋·王禹偁

    金吾河朔人,事郡在賤列。
    攀附周世宗,龍飛起魚鱉。
    委質向圣朝,積功取旄鉞。
    所在肆貪殘,乘時恃勛伐。

    59 《原蝗》 宋·王令

    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
    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
    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

    60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 關于遺惑的詩詞 描寫遺惑的詩詞 帶有遺惑的詩詞 包含遺惑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