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性的詩詞(1035首)

    41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送劉道士游天臺》 唐·白居易

    聞君夢游仙,輕舉超世雰。
    握持尊皇節,統衛吏兵軍。
    靈旗星月象,天衣龍鳳紋。
    佩服交帶箓,諷吟蕊珠文。

    42 《味道》 唐·白居易

    叩齒晨興秋院靜,焚香冥坐晚窗深。
    七篇真誥論仙事,一卷檀經說佛心。
    此日盡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塵侵。
    自嫌習性猶殘處,愛詠閑詩好聽琴。

    43 《贈廬山道士》 唐·楊衡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鸞。
    頭垂白發朝鳴磬,手把青芝夜繞壇。
    物像自隨塵外滅,真源長向性中看。
    悠悠萬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蘭。

    44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唐·杜牧

    命世須人瑞,匡君在岳靈。
    氣和薰北陸,襟曠納東溟。
    賦妙排鸚鵡,詩能繼鶺鴒.蒲親香案色,蘭動粉闈馨。
    周孔傳文教,蕭曹授武經。

    45 《西縣道中有短亭,巖穴飛泉隔江灑至,因成二首》 唐·薛能

    風涼津濕共微微,隔岸泉沖石竅飛。
    爭得巨靈從野性,舊鄉無此擘將歸。
    一瀑三峰赤日天,路人才見便翛然。
    誰能夜向山根宿,涼月初生的有仙。

    46 《贈王道者》 唐·李中

    混俗從教鬢似銀,世人無分得相親。
    槎流海上波濤闊,酒滿壺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閑時拂玉琴塵。
    仙家變化誰能測,只恐洪崖是此身。

    47 《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唐·皎然

    望遠涉寒水,懷人在幽境。
    為高皎皎姿,及愛蒼蒼嶺。
    果見棲禪子,潺湲灌真頂。
    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

    48 《答道素上人別》 唐·皎然

    春色遍遠道,寂寞閩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離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黃鶴有逸翮,翹首白云傾。

    49 《道情偈》 唐·貫休

    草木亦有性,與我將不別。
    我若似草木,成道無時節。
    世人不會道,向道卻嗔道。
    傷嗟此輩人,寶山不得寶。

    50 《話道》 唐·齊己

    大道多大笑,寂寥何以論。
    霜楓翻落葉,水鳥啄閑門。
    服藥還傷性,求珠亦損魂。
    無端鑿混沌,一死不還源。

    51 《壺中天(陸性齋筑葫蘆庵,結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壺·)》 宋·張炎

    海山縹緲。
    算人間自有,移來蓬島。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虛照。

    52 《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 宋·梅堯臣

    君謨善書能別書,宣獻家藏天下無。
    宣獻既歿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廚。
    鍾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開元大歷名流夥,一一手澤存有余。

    53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韻》 宋·梅堯臣

    予從江南來,見子東浦榛。
    問子何不治,子兄游洛瀕。
    子素樂文字,而復養慈親。
    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縉紳。

    54 《西江月·覺性從來具足》 元·姬翼

    覺性從來具足,天真本自完全。
    浮生多被眼睛瞞。
    并月空花繚亂。
    八識元從孰起,六根本是誰般。
    豁然打破這疑團。
    吾道分明一貫。

    55 《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唐·朱長文

    獨當家責性難堪,五女同孤已嫁三。
    更待人間了塵事,別尋云外結茅庵。

    56 《遣懷五首寄致道》 宋·謝直

    時命各有遇,何言富與貧。
    有來疾雷電,決去微埃塵。
    坐令區區者,社此為鬼神。
    既有得失患,自忘情性真。
    所以首陽山,昔有餓死人。

    57 《拋球樂·道人心印悟來》 元·長筌子

    道人心印悟來,自然惺灑。
    這妙用、玄關造化,神功巧筆,今古難畫。
    見壺中、不夜春光,有錦繡、江山相亞。
    處處花萼樓臺,秀吐香風,高聳蟠桃架。

    58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 元·李道純

    至道無言說,神功妙莫量。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59 《寄莫道人》 宋·陳文孫

    林木自春蘭自芽,游山過我興何賒。
    鐵橋問徑最高頂,石洞開云隨處家。
    人訝長年能綠發,我知真性即丹砂。
    談鋒未了歸途速,一雨洗塵清可涯。

    60 《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韻》 宋·李衡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
    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
    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
    隨身不竿木,作戲且逢場。

    * 關于道性的詩詞 描寫道性的詩詞 帶有道性的詩詞 包含道性的古詩詞(10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