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賢的詩詞(693首)
463
《謹賦》 宋·梅堯臣
避暑就高臺,不如就賢人。
賢人若冰雪,論道通鬼神。
自言信手書,字字事有因。
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
464
《練圻老人農隱》 明·高啟
我生不愿六國印,但愿耕種二頃田。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卻愁為農亦良苦,近歲征役相煩煎。
養蠶唯堪了官稅,賣犢未足輸米錢。
465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467
《聞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469
《讀漢文紀》 宋·王禹偁
西漢十二帝,孝文最稱賢。
百金惜人力,露臺草芊眠。
千里卻駿骨,鷥旗影遷延。
上林慎夫人,衣短無花鈿。
472
《中條山》 宋·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473
《又和六首》 宋·劉克莊
浹日甘霖遍履封,懸知蒼昊鑒丹悰。
蔬腸賢牧通齋禁,菜色愚民有喜容。
鬻馬余猶堪買犢,刑鵝公不更祠龍。
去年恨殺茅柴薄,慚愧而今琥珀濃。
474
《病起十首》 宋·劉克莊
昔與諸賢共造廷,如風吹絮浪飄萍。
溘行忽忽同晨露,殿后暉暉獨曙星。
未肯肩隨金谷友,幸留面見草堂靈。
伯倫舊與吾通譜,欲往從之喚不醒。
476
《酈生長揖圖》 宋·劉克莊
高陽狂生六十馀,入謁自通臣博徒。
劉季嫚士如庸奴,對客濯足以兩姝。
生云足下扶義初,奈何不禮長者乎。
隆準一笑延坐隅,與隨何輩載后車。
478
《遺編》 宋·劉克莊
短發蕭蕭老日侵,遺編未敢廢研尋。
薰蕕理欲迷通義,袞斧忠邪害恕心。
篤信圣賢常事左,稍知治亂每憂深。
人生有腹當盛酒,誰遣吾儕著古今。
479
《賀黃察院》 宋·劉克莊
自從慶歷親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當道豺應驚破膽,通天狐不敢垂涎,豸冠本古觸邪義,麟筆它時責備賢。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徠頌獻無緣。
480
《席間次水村主人韻》 宋·劉克莊
游人似蟻磨邊旋,驚怪壺中有別天。
鐵畫誰如奎畫妙,錦湖賽過鑒湖賢。
懸知星照嚴光瀨,不管江通魯望田。
昭代未應無狗監,誦公新作冕旒前。
* 關于通賢的詩詞 描寫通賢的詩詞 帶有通賢的詩詞 包含通賢的古詩詞(6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