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賢的詩詞(693首)
421
《寄子由》 宋·蘇軾
厭暑多應一向慵,銀鉤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書滿,未暇開軒硯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城頭高柳漫搖風。
吏曹不是尊賢事,誰把前言語化工。
422
《次韻和王鞏六首》 宋·蘇軾
平生我亦輕余子,晚歲人誰念此翁。
巧語屢曾遭薏苡,廋詞聊復托芎藭。
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
若問我貧天所賦,不因遷謫始囊空。
423
《周夫人挽詞》 宋·蘇軾
教子通經古所賢,安貧守道節尤堅。
當熊遣烈傳家世,投燭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書誥命,忽驚玉樹掩新阡。
凱風吹棘君休詠,我亦孤懷一泫然。
424
《張氏靜居院》 宋·王安石
動者利進為,靜者樂止居。
物性有偏得,惟賢時卷舒。
張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譽。
老矣歸偃休,買地斸荒蕪。
425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427
《感寓三首》 宋·戴復古
古今通一理,趨鄉自多門。
賢士玉成美,貪夫金注昏。
誰知身是患,人以道為尊。
前輩□□死,姓名千載存。
430
《別賈耘老》 宋·秦觀
若有人兮霅之濱,服火齊兮冠切云。
有才不為世所掄,盡入詩句為奇新。
忘歸繁弱不浪陣,發必中的疑有神。
目關飛鳥緡蒼鱗,俛仰自娛忘賤貧。
433
《行路難五首》 宋·楊萬里
君不見河湯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見武昌柳,春作金絲秋作帚。
人生馬耳射東風,柳色桃花卻長久。
秦時東陵千戶侯,華蟲被體腰蒼璆。
434
《和張功父病中遣懷》 宋·楊萬里
人自窮通詩自詩,管渠人事與天時。
鶴長未便賢鳧短,梅早那須笑杏遲。
公子近來忺說病,老夫秋至不曾悲。
人生隨分堪行樂,何必蘭亭與習池。
435
《彭城行》 宋·文天祥
連山四圍合,呂梁貫其中。
河南大都會,故有項王宮。
晉牧連楊豫,虎視北方雄。
唐時燕子樓,風流張建封。
436
《過惠崇舊居》 宋·宋祁
雖昧平生契,懷賢要可傷。
生涯與薪盡,法意共燈長。
遺畫空觀貌,殘詩孰補亡。
神期通一語,無乃困津梁。
437
《屢乞近郡詔不許》 宋·宋祁
避賢求假左朱輪,衡石通章觸罷頻。
十駕似駑寧取道,五能如鼠不藏身。
危心事國區區在,短領侵年種種新。
君惠轉深無報日,長教猿鶴怨歸人。
* 關于通賢的詩詞 描寫通賢的詩詞 帶有通賢的詩詞 包含通賢的古詩詞(6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