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接的詩詞(424首)

    261 《奉同衡翁太史諸公游子慎山四首》 明·彭年

    仙路披林入,星橋接漢通。
    蒲萄新綠漲,蝀欲飛虹。
    海鶴鳴花外,山雞舞鏡中。
    清商移小部,明月幾回同。
    ¤

    262 《唐仙方伎圖》 明·王佐

    開元天子承平日,錦繡山河壯京室。
    金殿璇題表集賢,玉屏粉繪圖無逸。
    夔龍接武居阿衡,萬方旭日當文明。
    衡山老仙何所有,亦復通籍承恩榮。

    263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264 《秋興八首》 明·尹耕

    萬山環合蔚州城,紫塞連云朔氣清。
    禾黍歲時供上谷,烽煙日夜接神京。
    九宮迤邐通軍壁,高壘崔嵬列虜營。
    稍喜摧鋒章節能,帥將俘獲謝蒼生。
    ¤

    265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扃門非敢傲鄰比,只是平生最自知。
    小賦不須通狗監,微才何用造牛醫。
    莼絲乍可牽吳興,蕙服終難釋楚悲。
    莫訝經年無快接,秋蛾春蝶有須眉。
    ¤

    266 《遣興》 明·張含

    蒙舍秋風不作涼,少陵何詠灑衣裳。
    青青古樹如張蓋,熠熠流螢欲近床。
    城接銀河通沆瀣,江連鐵柱鎖封疆。
    蟾光不蔽名山色,望里悠然見鳳皇。

    267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紛紛畫史筆通神,誰與花王寫得真。
    臨水似窺捐佩女,倚風如畫墜樓人。
    芙蓉只合稱凡品,芍藥端教接后塵。
    興慶池東誰更賞,冷風凄雨不禁春。
    ¤

    268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69 《白溪篇為吳子賦》 明·周詩

    采秀深溪沚,高人思不窮。
    仙巖回合里,靈壑杳茫中。
    震澤余霞接,淞陵曲墅通。
    夕沙流素月,秋水逗賓鴻。
    花色彌霜鏡,漁歌遞遠空。
    一舟沿泛處,蕭灑更誰同。

    270 《瀟湘八景畫·平沙落雁》 明·朱瞻基

    秋江水落波痕淺,平沙渺渺連天遠。
    白瑽紅蓼滿瀟湘,枯葦黃蘆迷漢沔。
    鴻雁恒憐澤國秋,數聲忽報楚天秋。
    萬里避寒違朔漠,幾行帶雪下汀洲。

    271 《瀟湘八景畫·遠浦歸帆》 明·朱瞻基

    斜陽欲掛晴川樹,丹霞遠映瀟湘浦。
    洞庭湖上接星沙,萬里歸舟自何處。
    云帆縹緲天際來,勢壓滔天云浪摧。
    須臾已達漢江曲,江聲洶涌如鳴雷。

    272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唐·王維

    復道通長樂。
    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
    暗識龍輿度。

    273 《留別蹇道士拱辰》 宋·蘇軾

    黑月在濁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滿荊棘,梨棗無従生。
    何時反吾真,歲月今崢嶸。
    屢接方外士,早知俗緣輕。

    274 《送復之屯田赴成都》 宋·王安石

    盤礡西南江與岷,石犀金馬世稱神。
    桑麻接畛余無地,錦繡連城別有春。
    結綬相隨通籍久,推車此去辟書新。
    知君不為山川險,便忘吾家叱馭人。

    275 《次韻范景仁二月五日夜風雪》 宋·王安石

    何知此邂逅,談笑接清揚。
    對雪知春淺,回燈焟夜長。
    密云通炫晃,殘月墮冥茫。
    故有臨邛客,抽毫興未忘。

    276 《將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宋·王安石

    丹陽太守意如何,先謁茅卿始下車。
    展節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尋靈藥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不用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仙居。

    277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278 《題湯泉二首》 宋·秦觀

    滿斛泠泠注不窮,幻塵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諸天上,神瀵香聞一國中。
    金粟示為除病惱,跋陀仍已獲圓通。
    馬蹄又入風埃去,回首吳吟謝迮翁。

    279 《北園雜詠》 宋·陸游

    小橋密接西岡路,支徑深通北崦村。
    老子意行無遠近,月中時打野人門。

    280 《次韻張季長題龍洞》 宋·陸游

    我昔謁紫皇,翳鳳驂虯龍。
    俯不見塵世,浩浩萬里空。
    謫墮尚遠游,忽到漢始封。
    西望接蜀道,北顧連秦中。

    * 關于通接的詩詞 描寫通接的詩詞 帶有通接的詩詞 包含通接的古詩詞(4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