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接的詩詞(424首)
241
《禁林宴會之什》 宋·王著
文明天子重詞臣,圣制褒揚日月新。
宸翰特頒仙署額,皇風先發玉堂春。
虯龍逸勢誠難太,鸞鶴回翔信得真。
齊武任夸非入妙,漢章雖巧未通神。
匪唯衒耀鰲宮客,兼是輝華鳳閣人。
幸接英儒同贊詠,輒書狂斐繼清塵。
242
《洞霄山隱齋》 宋·聞九成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蒼龍。
齋居無塵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捫北斗罡氣接,晨吸東日精光通。
醉凌高風駕白鶴,笑視黃庭驅玉童。
244
《題鹿田西寺壁》 宋·吳琳
為從吏隱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幾塵。
云暗雨來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鋤松得石添幽徑。
接竹通泉隔近鄰。
此去又尋三洞約,初平應怪我來頻。
245
《和閩帥》 宋·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
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
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
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
246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247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248
《寄王荊公憶江陰》 宋·朱明之
城上城隍古鏡中,城邊山色翠屏風。
魚是接海隨時足,稻米連湖逐歲豐。
太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溝港可疏通。
朱輪天使從君欲,異日能忘笑語同。
249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252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253
《送周望往四川》 明·練子寧
駟馬橋邊秋水波,郎君此去意如何。
衡陽雁陣驚寒早,巫峽猿啼入夜多。
一水東來通漢沔,眾山西上接岷峨。
少陵祠宇清溪曲,為瀉瓊漿試一過。
257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58
《平臺》 明·馬汝驥
曲臺通太乙,復道肅鉤陳。
虎旅歸營久,龍光繞禁新。
柏梁開日月,蓬閣接天人。
漢帝崇文化,賡歌奉紫宸。
260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 關于通接的詩詞 描寫通接的詩詞 帶有通接的詩詞 包含通接的古詩詞(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