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誦記的詩詞(121首)

    1 《還汪正夫山陽小集》 宋·鄭獬

    汪子文章何偉奇,如觀天子乘輿儀。
    怛然暴見殊驚疑,舌拄上腭兩目癡。
    定神屏氣試引窺,漸識羽衛行相隨。
    金吾佽飛開中逵,橫刀執矟鐵馬馳。

    2 《酬鄉友惠詩》 宋·衛宗武

    乃翁不遐遺,招邀至宅里。
    芳馨秩俎豆,聲歌列紈綺。
    壽色竇庭椿,天芬郄枝桂。
    皤皤七十叟,義方嚴教子。

    3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 唐·杜甫

    龐公不浪出,蘇氏今有之。
    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
    乾坤幾反覆,揚馬宜同時。
    今晨清鏡中,勝食齋房芝。
    余發喜卻變,白間生黑絲。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百靈未敢散,風破寒江遲。

    4 《袁州州學記》 宋·李覯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
    惟時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茍具文書。
    或連數城,亡誦弦聲。

    古文觀止學習散文

    5 《相州晝錦堂記》 宋·歐陽修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
    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
    蓋士方窮時,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禮于其嫂,買臣見棄于其妻。

    古文觀止贊頌寫人

    6 《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7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詠物

    8 《汝尚將歸吳興齊州記室蘇子由辱詩送因逐韻謝》 宋·俞汝尚

    釋履從軍蚤濫官,已衰能復尚盤桓。
    邇來齒發羞相問,乞有衡茅覓自安。
    使我襟懷遺內熱,誦君詩句襲人寒。
    知誰便是知音者,且作巖溪雪景看。

    9 《目昏頗廢觀書以詩記其始時年七十九矣》 宋·陸游

    少時業詩書,慕古不自量,晨暮間弦誦,左右紛朱黃。
    積書山崇崇,探義海茫茫。
    同志三四人,辯論略相當。
    落筆輒千言,氣欲吞名場。

    10 《十月四日夜記夢》 宋·陸游

    四客聯轡來,我醉久不知;倒衣出迎客,媿謝前致辭。
    客意極疏豁,大笑軒須眉。
    禮豈為我設,度外以相期。
    袞袞吐雄辯,泠泠誦新詩,共言攜酒壼,掃地臨前墀。

    11 《記夢》 宋·劉克莊

    父兄誨我髧髦初,老不成名鬢發疏。
    紙賬鐵檠風雪夜,夢中猶誦小時書。

    12 《記牡丹事二首》 宋·劉克莊

    暴骸獨柳冤誰雪,藁葬青山過者悲。
    甘露殿中空誦賦,沉香亭畔更無詩。

    13 《記揚州舊事》 宋·陳造

    合宮嚼蕊今柳枝,燕臺酷賞騷人詩。
    國色天香豈凡品,瓊枝璧月信好辭。
    向來弄影對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為白晝去臨邛,鸚鵡難防漏私語。

    14 《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 宋·樓鑰

    三高之風天與高,三高之靈或可招。
    小山以后無此作,具區笠澤空寥寥。
    幾從垂虹蕩雙槳,寓目滄浪獨怊悵。
    筆端不倒三峽流,欲遽招之恐長往。

    15 《伯威和章記祥符定交云爾蕃之次韻曾未及此再》 宋·趙蕃

    前賢嗟不及,夫子蓋其流。
    海內聞詩熟,言間愜意投。
    午暄同靜廡,暮雪阻高樓。
    別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16 《謝仙游許宰伯詡立續題名記招飲二首記乃崇清》 宋·王邁

    憶昔琴堂宴士時,至今人誦壯行詩。
    政緣勇氣填然躍。
    遂竊科名副所期。
    鄉橐摛詞光吐鳳,邦侯瑑美穩蟋螭。
    乞留片石棠陰下,要寫春風德政碑。

    17 《次韻江陵張書記送行》 宋·項安世

    行行得好辭,忽忽疑晝夢。
    朝餐手不釋,夜臥心屢誦。
    皎若朱絲弦,清于玉壺凍。
    美人家三世,有筆修五鳳。

    18 《仰韓堂連守所作謝艮齋為之記取退之陽山縣之》 宋·釋寶曇

    在昔桃李縣,而今松桂林。
    是誠五馬貴,足此萬卷心。
    有人夢得鹿,旦日果可尋。
    斯文天地間,皎如月長臨。

    19 《孫叔誠宰南峰過信道諸暨舊事往往能記拙詩因》 宋·王洋

    身是前身念已非,相逢喜誦昔年詩。
    心情似舊知無日,兒女成行能幾時。
    政事便須書竹帛,功名何必問著龜。
    盱江風月時分寄,免隔關河費夢思。

    20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唐·張南史

    儒服山東士,衡門洛下居。
    風塵游上路,簡冊委空廬。
    戎馬生郊日,賢人避地初。
    竄身初浩蕩,投跡豈躊躇。

    * 關于誦記的詩詞 描寫誦記的詩詞 帶有誦記的詩詞 包含誦記的古詩詞(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