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苦中|作樂的詩詞(187首)

    41 《月夜憶樂天兼寄微之(一作月夜寄微之,憶樂天)》 唐·劉禹錫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遙想洛陽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當此夕,亦望鏡湖水。
    展轉相憶心,月明千萬里。

    42 《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唐·劉禹錫

    報白君,別來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處好,燕子雙飛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

    43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
    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44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
    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45 《吟樂天自問愴然有作》 唐·劉禹錫

    親友關心皆不見,風光滿眼倍傷神。
    洛陽城里多池館,幾處花開有主人。

    46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 唐·孟郊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
    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47 《蘇州江岸留別樂天(一作白居易詩)》 唐·張籍

    銀泥裙映錦障泥,畫舸停橈馬簇蹄。
    清管曲終鸚鵡語,紅旗影動薄寒嘶。
    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話離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詠處,女墳湖北武丘西。

    48 《榮華樂(一作東洛梁家謠)》 唐·李賀

    鳶肩公子二十馀,齒編貝,唇激朱。
    氣如虹霓,飲如建瓴,走馬夜歸叫嚴更。
    徑穿復道游椒房,龍裘金玦雜花光。

    49 《和樂天贈樊著作》 唐·元稹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
    璨然光揚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
    謬予頑不肖,列在數子間。

    50 《和樂天別弟后月夜作》 唐·元稹

    聞君別愛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曉琴當砌彈。
    悵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為別弟操,聞者為辛酸。
    況我兄弟遠,一身形影單。
    江波浩無極,但見時歲闌。

    送別寫景感嘆

    51 《酬樂天馀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唐·元稹

    律呂同聲我爾身,文章君是一伶倫。
    眾推賈誼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綸。

    52 《苦熱中寄舒員外》 唐·白居易

    何堪日衰病,復此時炎燠。
    厭對俗杯盤,倦聽凡絲竹。
    藤床鋪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53 《急樂世辭(《樂府詩》作《急世樂》)》 唐·白居易

    正抽碧線繡紅羅,忽聽黃鶯斂翠蛾。
    秋思冬愁春悵望,大都不稱意時多。

    54 《達哉樂天行(一作健哉樂天行)》 唐·白居易

    達哉達哉白樂天,分司東都十三年。
    七旬才滿冠已掛,半祿未及車先懸。
    或伴游客春行樂,或隨山僧夜坐禪。

    55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 唐·姚合

    銀漢波瀾溢,經旬雨未休。
    細聽宜隔牖,遠望憶高樓。
    風急飄還斷,云低落更稠。
    走童驚掣電,饑鳥啄浮漚。

    56 《少年樂(一作貴家郎)》 唐·張祜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閑敲玉鐙游。
    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球。
    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57 《聽箏(一作題宋州田大夫家樂丘家箏)》 唐·張祜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風。

    58 《升平詞十首(樂府作升平樂)》 唐·薛能

    瑞氣繞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連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59 《柘枝詞三首(樂府詩集題作柘枝調)》 唐·薛能

    同營三十萬,震鼓伐西羌。
    戰血粘秋草,征塵攪夕陽。
    歸來人不識,帝里獨戎裝。
    懸軍征拓羯,內地隔蕭關。

    60 《柳(一作和白樂天詔取永豐柳植上苑,時為東都留守)》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 關于苦中|作樂的詩詞 描寫苦中|作樂的詩詞 帶有苦中|作樂的詩詞 包含苦中|作樂的古詩詞(1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