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然性的詩詞(553首)

    81 《寄題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遭亂到蜀江,臥疴遣所便。
    誅茅初一畝,廣地方連延。

    82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唐·權德輿

    威鳳翔紫氣,孤云出寥天。
    奇采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83 《寒食日出游》 唐·韓愈

    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
    走馬城西惆悵歸,不忍千株雪相映。
    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

    寫人

    84 《老恨》 唐·孟郊

    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
    斗蟻甚微細,病聞亦清泠。
    小大不自識,自然天性靈。

    借景抒情贈別贊美友人

    85 《遣懷(自此后詩在渭村作)》 唐·白居易

    寓心身體中,寓性方寸內。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憂愛。
    況有假飾者,華簪及高蓋。
    此又疏于身,復在外物外。

    86 《留別盧陲》 唐·崔少玄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太老之真,無上之仙。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淑美其真,體性剛柔。
    丹霄碧虛,上圣之儔。
    百歲之后,空馀墳丘。

    87 《盆中樹》 元·王冕

    橐駝已矣樹多病,后世誰能諭官政?盤根銀節入盆盂,豈伊妡生之本性?童童結蓋擁綠云,皮膚轉卷生蟲紋。
    幽人重之如重寶,置諸座右同佳賓。
    時時玩賞勤拂試,要做人前好顏色。
    自憐無路接春風,慚愧荊榛得甘澤。

    88 《自謂》 宋·白玉蟾

    造物果小兒,可得問天公。
    一生貧到骨,萬感悲填胸。
    形神本塵坌,身世相羈籠。
    安得騎玉鰲,眇然追冥鴻。

    89 《村居述懷》 宋·魏野

    布褐楮皮冠,朝昏信自然。
    眼明山雨后,發亂晚風前。
    鶴病生閑惱,僧來廢靜眠。
    自知慵懶性,至死豈能悛。

    90 《戊申除夕》 宋·姜特立

    禁宿遇除夕,孤懷還自憐。
    浮生俱畏老,造物暗凋年。
    性斧何勞伐,心灰不自然。
    好將閒日月,送老白鷗邊。

    91 《滿庭芳 寄長安王姑》 元·馬鈺

    奇哉慧劍,無影無形。
    純鋼斬鐵截釘。
    劈碎恩山,斫斷愛欲塵情。
    剿除三尸六賊,不須彈、神鬼皆驚。

    92 《滿庭芳 看清靜經,因作是詞,贈徐司判》 元·馬鈺

    孤眠獨處,不迷外境。
    常常留心內認。
    悟徹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即非世間男女,是無中、些兒結正。

    93 《悟南柯 繼重陽韻》 元·馬鈺

    立遇心通徹,清香味得餐。
    水中紅焰結成團。
    雪里瓊花,爛漫不凋殘。
    性燭明金闕,神丹晃玉盤。
    齊修六度與三壇。
    出自吾師,內景自然看。

    94 《緣識》 宋·宋太宗

    露含千滴瀝,幻化杳無跡。
    心重一時間,寸陰堪可惜。
    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饒益。
    掌握驪龍珠,縱橫不改易。

    95 《過瑞龍觀道士》 唐·錢起

    不知誰氏子,煉魄家洞天。
    鶴待成丹日,人尋種杏田。
    靈山含道氣,物性皆自然。
    白鹿顧瑞草,驪龍蟠玉泉。
    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石竇采云母,霞堂陪列仙。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96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唐·錢起

    古也憂婚嫁,君能樂性腸。
    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
    問爾餐霞處,春山芝桂旁。
    鶴前飛九轉,壺里駐三光。

    97 《清如玉壺冰》 唐·潘炎

    琰玉性惟堅,成壺體更圓。
    虛心含景象,應物受寒泉。
    溫潤資天質,清貞稟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鮮。

    98 《謁李尊師》 唐·奚賈

    萬物返常性,惟道貴自然。
    先生容其微,隱幾為列仙。
    煉魄閉瓊戶,養毛飛洞天。
    將知逍遙久,得道無歲年。

    99 《玉壺冰(一作詠冰壺)》 唐·李程

    琢玉性惟堅,成壺體更圓。
    虛心含眾象,應物受寒泉。
    溫潤資天質,清貞稟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鮮。

    100 《酬張十八訪宿見贈(自此后詩為贊善大夫時所作)》 唐·白居易

    昔我為近臣,君常稀到門。
    今我官職冷,君君來往頻。
    我受狷介性,立為頑拙身。
    平生雖寡合,合即無緇磷。

    * 關于自然性的詩詞 描寫自然性的詩詞 帶有自然性的詩詞 包含自然性的古詩詞(5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