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脫下的詩詞(919首)
341
《書香山九老圖》 明·王恭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脫略青云器。
抗節羞趨當路門,拂衣起謝人間事。
以茲疏散愛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閑。
玉堂金馬俱殘夢,流水孤云同去還。
342
《聞笛歌送人之塞上》 明·王恭
橫笛對離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斷腸,天涯怨別吹《楊柳》。
《楊柳》繁音愁復愁,梧桐蕭瑟江楓秋。
長林半夜葉皆脫,積水三江云不流。
344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346
《送俊明李提舉》 宋·方大琮
寺甚聊臺余五月,戶庭微細事皆知。
山中菊徑多歸思,膝下萊衣少脫時。
吏散庭空無滯牒,客來酒盡只新詩。
耳聞眼見誰虛實。
寫與行人作口碑。
348
《箴仲殊》 宋·孚禪師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陊隳。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
349
《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 宋·耿镃
君不見王績非狂生,筆墨雪盡惟酒經。
又不見志和非漫尉,江湖醉詠漁歌耳。
文章得失兩夢事,一醉從渠俱不理。
人間自有行秘書,此翁聊為山澤儒。
350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351
《大孤》 宋·鞏豐
大孤小孤在保許,大磯小磯忽當浦。
顛風吹浪未肯停,厭聽蕭蕭打篷雨。
今春積雪深復深,爛銀猶照廬山陰。
狐裘欲脫未可脫,蟻醁當斟誰與斟。
晚來潮面烏如石,遙看知是長魚脊。
篙下且下鐵貍奴,更與風波斗今夕。
352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353
《上元行》 宋·胡處晦
上元愁云在九重,哀笳落日吹腥風。
六龍駐驛在草莽,孽胡歌舞蒲萄宮。
抽釵脫釧到編戶,竭澤枯魚充寶賂。
圣主憂民民更憂,驕子媟天天不怒。
354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357
《挽胡季昭二首》 宋·李伯圭
圣朝寬詔下龍墀,盡放累臣脫患羈。
痛失長沙賈誼舍,空存潮海退這祠。
孤忠元自輕生死,白骨寧知問去歸。
萬里江山丹旐返,悲風一掬波動沾衣。
358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359
《東山高臥》 宋·林放
三間老屋青山幽,清風灑灑寒颼颼。
脫巾坦腹臥其下,此身直與淵明儔。
老松飛翠落夏簟,六月不暑涼于秋。
人生百年一夢幻,世間萬事空悠悠。
一聲野鶴忽驚醒,山爐活火茶煙浮。
* 關于脫下的詩詞 描寫脫下的詩詞 帶有脫下的詩詞 包含脫下的古詩詞(919首)